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1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女村官是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是党的农村文化政策和民族文化政策的重要宣传者和实施者,是民族文化传播和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推动者,是乡风文明、和谐农村的示范者和引领者。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女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需要通过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建设民族地区农村女性人才库,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分层次、多渠道培训女村官等多种途径,推动女村官在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2.
吴琳  张敏  刘丹 《桂海论丛》2013,29(5):88-92
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任务,也是维护和保障公民文化基本权利实现的具体体现。这对政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在改进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公平适度、需求导向、社会协作的三条原则。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推进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储备优秀人才;推进制度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推进社会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发展载体。  相似文献   
83.
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官”腐败治理中的作用与职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官"腐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村官"腐败问题的成因、特点、危害及治理对策等方面,其中,监督机制是治理"村官"腐败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级组织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权力制衡、全面监督、全程监督、全民监督的优势,能够有效制约"村官"腐败行为的产生。发挥及优化村务监督委员会治理"村官"腐败功能的对策:一要保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二要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性,三要加强监督工作的互动性,四要转变监督重点,五要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84.
乡村自治作为美国地方自治制度的当然组成部分,却一直缺少联邦和州层面的专门法,这与其高度的地方自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事实上,以《纽约乡村法》为代表的美国乡村自治法律,无论是成文法,还是不成文法,均有成熟的法理念支持,而且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主要体现在,村民自主与政府特许相结合的社团村设立模式、村民选任与村长聘任兼备且功能完整的议事执行机构、高度自治并成良性循环的内生公共秩序、充分独立的立法权和财税权、公平正义的民意表达程序、强制手段和惩戒措施并重的权利救济机制。这种乡村自治法律制度的立法样板,对我国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5.
辛璄怡  于水 《求实》2020,(2):90-99,M0006
多主体的共同在场使村治空间中交织着行政权力、村庄治权、经济权力和道德权威四种主要的权力类型。不同的权力来源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异质性和各自有限的作用范围。从适应性治理的角度来看,过于规整的行政权力在乡村治理中欠缺及时的回应能力,而精英个人的经济权力和道德权威又兼具实用性和风险性。相比之下,灵活的村庄治权最具治理优势,但其自身正在内外因素的制约下不断弱化。为此,应从政策引领和机制监督两方面来促成有效的乡村多元治理,减少基层行政干预、强化村庄治权、规范私人权力并鼓励精英回归。  相似文献   
86.
中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历史变迁大体可分成五个阶段。通过考察研究得出中国历史上的乡村基层制度在整体上是合理有效的。其中,乡村自治、乡绅参与和有限政府是三个重要经验。这些对当前中国的农村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7.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的生产需要较少的人,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一般原因;而人多、地少,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特殊原因,为此,要建设大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型新型乡镇,就地消化劳动力。依据邓小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就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制定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的政策,从而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88.
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年基于自身利益而萌发了初步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依附心理和权威崇拜意识。农村青年的政治参与具有多样性、功利性的特征,参与内容很少涉及国家和地方政策等抽象性利益,参与范围主要是在村庄层次上。必须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公民教育,拓宽农村青年政治参与的渠道,健全各种青年组织,创造有利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89.
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和有效管理方式,其效能是积极的,收效是显著的,不管就其产生的原本价值而论,还是二十多年的实践过程而言,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对它的这一特点进行梳理并作充分论证,是写作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90.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的兴起、发展及改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经济社会的内在需求,催生并推动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外部压力,迫使乡镇企业改制并为统筹城乡发展艰难试水。在农村经济社会的内外因素影响下,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家与农民在政策取向上的一致或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