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83篇 |
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16篇 |
工人农民 | 39篇 |
世界政治 | 130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382篇 |
法律 | 805篇 |
中国共产党 | 58篇 |
中国政治 | 165篇 |
政治理论 | 230篇 |
综合类 | 4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218篇 |
2012年 | 197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45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141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64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国际金融“软法”获得遵守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软法在制定主体、制定程序、表现形式、调整范围、效力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国际法的特征。在国际金融法获得遵守的动因分析中,理性主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式。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构建主义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关注私人主体在遵守中的作用和动因是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传统国家动因分析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另外,软法制定过程中的广泛代表性和规则的合理性也是促进国家和个人遵守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2.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相互承认问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外学位学历互认协议是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讲中外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应该属于国际条约法的范畴,具有促进相关主体权益的保障、提供学位学历的法律保证、提高院校质量的可靠性、促进留学市场的规范性、增加中国教育的认可度、促进国际教育服务的自由化的法律效能。未来中外学位学历互认协议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协议内容更加细化、互认方法更加多元、互认协议更关注实施效果、互认协议与国内法的衔接更加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3.
论国际投资争议的“强制性仲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理论与实践都认为,自愿性是仲裁的基础和核心。但随着国际社会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在国际投资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强制性仲裁。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强制性仲裁的出现,对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新动向,而且随着发达国家通过投资条约及其他国际条约日益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日益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度,强制性仲裁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其所涉及范围也可能从投资领域扩及到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64.
Incoterms是国际商会制定的在国际经贸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贸易惯例。为适应国际贸易形势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最新修订完成了《Incoterms2010》。其在国际贸易术语的分类、数量的增加与删除、风险责任的划分、适用的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多新变化,也引起了新的法律问题。正确认识和解《Incoterms 2010》在适用中可能遇到的这些新问题,对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及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65.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目前日炽的一种国际犯罪,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预防和打击,缔结了一系列反恐多边条约。反恐多边条约的实施主要是缔约国的实施(即国内层面上的实施),可以分为直接实施和间接实施两种模式。反恐多边条约的国内实施于惩治和预防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恐多边条约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某些弊端或不足,亟须完善,关键是要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特别法。 相似文献
166.
程序审查是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在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进行程序审查的范围和认定程序违法的标准问题上,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并非所有的违反程序规则的行为都可作为认定程序违法并进而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只有那些违反程序规则的行为严重到违反了正当程序原则时,才可认定仲裁程序违法,并进而考虑是否撤销仲裁裁决。这样才符合法律建立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原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67.
G. VAN DER REE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2010,29(2):208-223
National identit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Latin Americ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y affect the ways in which policy‐makers view themselves and others, as well as influencing the ways in which their policies are ‘received’ abroad. In this way, identities create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for foreign policy‐making, fram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since 1990, three main patterns of Chilean identity recently affected the country's relations with its northern neighbours Bolivia and Peru: a ‘neoliberal identity’, a ‘legalistic identity’ and a ‘progressive identity’. These three patterns of identity have created opportunities for cooperation as well as causes for conflict. 相似文献
168.
169.
国际海事委员会和国际海事组织的立法工作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际海事委员会和国际海事组织自成立起一直致力于统一各国海商法的工作。在简要介绍二者的组织结构和有关活动的基础上,对其相关领域的国际立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指出具有“私法性”特征的国际海事委员会规则和具有“公法性”特征的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的海事立法的国际趋同化特征将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70.
美元的信用下降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美元则站在这场变革的前沿。可以看到,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美国物价上涨的速度有时会超过收入增长的速度。随着美元购买力的下跌,美国人以不变价格计算的真实收入实际上在下降,他们不得不用更多的美元去购买相同的东西,相对落后的收入增长却无法弥补价格的膨胀。在国际贸易上,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而且还会继续扩大,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国经济中的泡沫加剧了美国经济的滑坡,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无法就此刹车,美元的国际信用下降是不可遏制的。美元信用下降将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必须对此做出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