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1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7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共同犯罪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兴良 《现代法学》2001,23(3):48-57
本文系研究共同犯罪基本理论的学术论文。本文通过对共同犯罪的概念、正犯的概念 ,共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入手 ,研究各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构成及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92.
夫妻共同债务的确认一直是当前我国司法实务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对现有的确认规则不仅在理论上存在相当的质疑,且在实务中也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债法相关理论对夫妻共同债务的确认标准展开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同时,以风险防范为视角,进一步对现有制度之不足加以揭示且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3.
194.
陈家林 《河北法学》2006,24(12):75-81
结果加重犯是故意实施基本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重结果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我国的结果加重犯存在两种类型,即基本犯为故意,重结果为过失的结果加重犯(纯正结果加重犯)与基本犯为故意,重结果也为故意的结果加重犯(不纯正结果加重犯).前者不能成立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而后者可以成立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  相似文献   
195.
马良全  李毅 《行政与法》2010,(12):90-93
行政联合执法作为我国行政主体一种重要的执法模式,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行政执法目标的实现,还可有效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但就联合本身而言,无论其主体资格的合法性还是权力行使保障性等方面,皆处于一种困境之中。本文试图从行政联合执法产生的背景着手,对其基本内涵加以阐释,并对当前面临的困境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改善行政联合执法现状,推进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建设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6.
药品缺陷责任法律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十分重要。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十分不完善,既没有维护好受害者的权益,同时又未能将责任在责任主体间进行公平分担。现行法律制度根本无法达成以上目标,必须重新建构科学合理的药品缺陷责任制度。在此基础上,实践中医疗机构药品缺陷责任畸重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7.
共同犯罪以主观意思联络为纽带,是区别于同时犯罪之关键。片面共同正犯违背共同犯罪的本质,从学理上突破了共同犯罪故意的界限和标准,同时违反共同犯罪人之间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归责原则;片面教唆犯是被教唆者没有意识到教唆者的教唆故意而产生了犯罪意思,即使引入片面教唆犯也难以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且与我国关于教唆犯的基本概念相悖;片面帮助犯的提出是为了满足司法工作的实际要求,但片面帮助犯理论依然没有恰如其分地解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且我国从犯概念中还包括次要的实行犯。  相似文献   
198.
肖灵 《政法学刊》2013,30(4):68-72
传统刑法理论是否认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研究的发展使刑法学界已不能回避共同过失犯罪的存在.明确违反共同注意义务在共同过失犯罪中的核心地位,准确划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判断对象,正确认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共同过失与竞合过失的区别,对纠正传统理论对共同过失犯罪的误解,建立和完善共同过失罪理论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9.
Abstract

We still poorly understand why Silicon Valley has originated so many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and large companies. The durability of Silicon Valley's innovative competence over the last seventy years also needs more explanation. The failure of several policy-makers around the world to reproduce the Silicon Valley cluster reveal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innovative dynamic in Silicon Valley. This study uses complex network theory – CNT (Barabási, Newman & Watts, 2006; Jen, 2006; Thompson, 2004a) to analyse the complex innovative capability of Silicon Valley and to understand the heterogeneity of agents and the multiplexity of ties that support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start-ups. As proposed by Barabási (2002, p. 200), we view the economy as a complex network, whose nodes are companies and whose links represent the variou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ies connecting the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understood as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s of numerous economic agents.

In a systemic perspective, by definition, the presence of a specific agent in a network induces specific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agents that could not take place if this agent were not there. Thus, the diversity of agents influences the dynamics of the system. The presence of venture capital (hereafter VC) firms in an innovative cluster opens potential specific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agents in the network (universities, large companies, laboratories) that determine a particular dynamic of innovation. In this perspective, what is distinctive about Silicon Valley is its complete and robust complex system of innovation supported by social networks of interdependent economic agents in which the VC firms have a specific function. Our perspective examines five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of VC firms to Silicon Valley: financing, selection, collective learning, embedding and signalling. These five functions are different ways for the VC firms to interact with the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plex network of innovation and to support the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200.
按揭贷款合同的主要当事人是借款购房的买受人和发放贷款的银行。按揭贷款合同发生纠纷,出卖人是否参加诉讼及其诉讼地位是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出卖人是按揭贷款合同签订、生效后最早实现其经营利益的受益人。当出卖人没有为贷款归还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已经交付商品住房并转移所有权的,银行起诉买受人,出卖人不必参加诉讼;尚未交付的,出卖人应当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当出卖人为贷款归还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不管是否交付商品住房,银行同时起诉买受人和出卖人的,将二者列为共同被告;银行只起诉买受人的,应当追加出卖人列为共同被告;银行只起诉出卖人的,亦须追加买受人列为共同被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