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624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58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46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刑法机能产生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少华 《法律科学》2005,23(3):41-53
刑法的整体机能是由刑法的诸多构成要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对于刑法的每一种具体机能来说,其产生却分别由刑法不同的构成要素所决定。考察刑法机能产生的制度基础,其实践上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在对刑法机能与刑法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刑法的结构而建构刑法机能的良性机制;以技术手段增加刑法的有效性,使刑法真正成为有目的的社会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22.
随着新世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争议的冲突呈现出了多样化、群体化等许多新的内容与特点,劳动法律滞后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劳动争议的妥善解决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3.
Empathy is defined as an affect more appropriate to another's situation than to one's own. The paper (i) summarizes different modes of empathic affect arousal; (ii) shows how empathic affect may interact with social-cognitive development, to produce four levels of empathy development; (iii) suggests that causal attributions may transform empathic affect into sympathy, guilt, and empathic anger, which are major moral affects; (iv) discusses how these affects may influence moral judgment and behavior; (v) points up empathic morality's limitations and the need to embed empathy in relevant moral principles; (vi) discusses possible links between empathy and justice principles, with special focus on Rawls; (vii) illustrates the interplay of empathy, moral judgment, and justice; and (viii) suggests that moral principles may become hot cognitions.  相似文献   
24.
This research note builds on recent results of the literature on presidentialism to develop a new measure of presidential power. The Index of Presidential Power (IPP) differentiates three dimensions: legitimacy, legislative and non‐legislative powers. The IPP can be used for all types of governmental systems in different political regim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PP estimates presidential power granted by the constitution in all 28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This information is collected in the IPP data set, which is used to carry out analyses at the aggregate level as well as at the level of the individual presidential power dimens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mi‐presidential category is of little use. The comparison of the IPP with alternative indices of presidential power in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indicates that political analysis shoul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presidential power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25.
立法是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手段 ,法的实体正义首先需要法律创制过程的一系列程序规则来保障 ,法律创新的程序价值与法律实施的程序价值同样重要。我国当前的立法特别是地方立法过程 ,并没有使程序的参与价值、合意价值、理性价值和道义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揭示并分析这些问题 ,对于完善立法制度 ,实现立法过程的程序价值 ,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6.
要约收购的信息预警披露制度是要约收购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立法对此都有规制,但是其制度安排并非一致.本文从这项制度应采取的立法取向入手,探讨信息预警披露的义务主体确定、信息披露的期限、披露义务人行为规则及披露内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27.
论刑法立法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立法解释应当限于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名义颁布的专门解释,它应当与刑法草案说明、刑法解释性条文、立法解释性文件、立法解释性意见相区别。刑法立法解释的对象限于刑法的重要原则、基本概念和检、法两家在某些问题上形成分歧不能达成共识的情形,它作为刑法改进与刑法司法解释的中间物,其独特价值在于明确概念、澄清争议、统一司法。从完善的立场看,该种解释应注意必要、及时和规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我国亟需制定一部行政程序法典,对行政权力的运行加以程序规制,防止权利滥用,增强行政相对人的民主参与。 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以公正为主、效率为辅的法典,立法模式应当是实体程序合一型、类别型、复合型的行 政程序法典。  相似文献   
29.
蒋介石儒化三民主义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揽孙中山三民主义解释权之后 ,蒋介石获得了统摄全党思想的合法性 ,为走上个人独裁道路 ,从理念上打开了一扇大门。蒋介石对三民主义解释的实质 ,是儒化三民主义。他将孙中山描述为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集大成者 ,将儒家伦理道德与三民主义融为一体 ,使之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精髓” ,进而在全国范围掀起思想文化上的尊孔复古。在这一过程中 ,蒋介石还充分利用了戴季陶主义。随着三民主义被儒化 ,其原有的民族民主革命与现代化之精神也逐渐消解与湮没。  相似文献   
30.
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之一 ,而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是实现公正透明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法理基础、现实意义、实现条件、面临的障碍以及信息公开法应确立的主要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