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篇
  免费   96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143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8篇
法律   360篇
中国共产党   278篇
中国政治   507篇
政治理论   214篇
综合类   9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洪世键  彭澎 《中国发展》2007,7(3):112-117
自成立以来,天津滨海新区迅速崛起,势必会对邻近的首都北京产生重大影响。该文在分析滨海新区发展对北京各个层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北京面对滨海新区发展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2.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自十六大以来对党建理论作出重大贡献,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命题、党的建设新布局和一系列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论断,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3.
新时期邓小平的历史教育思想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邓小平教育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文章认为,历史教育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可以帮助青年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培养人民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能够为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佐证,坚定人民对中国美好前途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4.
试论我国新农村卫生人才医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医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决定了农村卫生人才医德的内涵具有继承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加强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医德教育,加强乡村医生培训中的医德教育及机制建设,是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人才医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5.
八大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但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贯彻。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和路线的宣传没有深入人心等各种因素合力作用,使八大的正确路线被迫中止。  相似文献   
166.
现阶段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人的幸福而非地理空间普遍繁荣”的理念,遵循“按照可持续扩大盈利空间的要求提供生产要素”的规律,来调整现有的农村格局,即实行农村人口和部分经济活动的相对集中。宁夏农村特别是川区农村有实行这一措施的可行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7.
党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文章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也是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8.
建国初期,中共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在大力发展甘肃国民教育的同时,还大力开展了全省的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全省人民思想政治和文化知识的整体水平,为完成过渡时期的各项任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9.
充分认识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找准着力点,选准切入口,在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0.
政府信任是政府和公众之间基于公共利益的博弈互动关系,符合公共利益的行政价值理念将为政府提供持久的、合法的信任源泉。从官僚制到新公共管理,由于片面注重管理主义工具价值,而忽视公共利益和民主价值,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政府信任的困境。民主行政作为新公共行政的学术识别系统,坚持和发展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符合人类理性与社会公共利益均衡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必然会全新构建和强化公众与政府的互信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