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90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59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4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党中央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定为两大历史性课题,围绕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随着<决定>的全面贯彻落实,加强领导,集中解决党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坚持党的领导棱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22.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进而引发的环境侵害诉讼案件日益增加.受害者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受到侵害后又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并作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923.
社会保障法的被保障主体 ,指符合社会保障法的规定 ,有权取得社会保障待遇的自然人。作为社会保障法被保障主体的自然人是有差别的社会的人。社会保障法通过保障事实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的人的基本权利 ,为减少彼此之间的差别 ,追求公平而努力 ;并以法律的权威性保障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人无论从一国迁移到哪一国 ,也无论其迁移了多少次 ,社会保障待遇不应被剥夺 ,迁移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相互协商和配合。  相似文献   
924.
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凛 《政法论丛》2010,(1):12-18
随着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国际人权保护领域、国际海洋法领域等出现了个人参与国际活动的现象。但是,无论是从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主体的构成要素、还是从法律的最终目的、国际法的调整对象等方面分析,个人不能取得国际法主体地位,而只能是国际法的保护和惩治对象。不适当地扩大国际法主体的范围,把个人与国家相提并论,超越了当代国际关系的现实。  相似文献   
925.
王志华 《行政与法》2010,(3):98-101
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把行政诉讼之原告限定为行政相对人,此种形式上为保护相对人的作法在实质上并不利于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限制了其他行政争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之可能性,很多国家都承认行政主体的原告资格,我国行政诉讼法应借鉴其规定并明确认可行政主体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92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除了农村原来的利益主体之外,外来的利益主体也对农村的利益分配施加压力,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农村的利益分配过程中进行博弈,博弈的结果直接决定农村利益分配的结果。解决农民利益被其他主体侵害的问题,必须规范村级组织的运行,强化对村级组织的监督,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能力,拓宽和疏通农民维护利益的渠道。  相似文献   
927.
In Bilski v. Doll, the U.S. Supreme Court is called to define one of the categories of patent-eligible subject matter, “process” patents. In 2008, the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 held that the category has a narrow meaning, and that to be eligible for a process patent under 35 U.S.C. § 101, the invention must involve a machine or apparatus or involve a transformation to a different state or thing, ultimately rejecting the patent application as unpatentable subject matter. The patent applicants have asked the U.S. Supreme Court to determine two issues: first, the meaning of “process” in 35 U.S.C. § 101 and whether the lower court properly relied on a “machine-or-transformation” test, and second, the test's potential conflict with 35 U.S.C. § 273, which provides protection for “method[s] of doing or conducting business.” The Court's decision could change the way that research and business are done, and patent protection for such investments. Parts 1 and 2 of this article address Bilski directly and what is and is not in dispute. Part 3 addresses the “machine-or-transformation” test, while Parts 4 and 5 address reasons not to adopt such a test.  相似文献   
928.
跨国公司作为主体参与国内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与事实并存.依法律主体资格的唯一衡量标准——法是否直接赋予其权利义务,跨国公司享有国内法主体地位,但不享有国际法主体地位.对法赋予跨国公司主体地位的可能性分析须从法的根本目的出发,并结合现实社会实践综合考量.作为国内国际社会的重要参加者,跨国公司对现有法律体系下各法律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及法所保护的社会秩序均有重大影响,这决定了其享有相应国内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9.
长期以来,案外人都无法通过自主主张诉权来实现其受到生效裁判危害之权利的救济。这极大妨碍案外人实体权利的救济,影响了诉讼功能的发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司法解释》第五条通过扩张解释,赋予了有限的案外人直接申请再审权利。准确理解和严格把握该司法解释第5条第1款规定的案外人直接申请再审的主体资格问题,是一个理论及司法实务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30.
刑事证明主体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问题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刑事证明主体问题是刑事诉讼证明的首要环节,因此刑事证明主体问题的明晰对于我国刑事证据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刑事证明主体理论由于一直受到片面认识论的指导,使得证明问题与查明问题互相混淆,进而导致刑事证明主体的认定范围也过于宽泛,文章从证明责任和证明对象角度对刑事证明主体的范围进行重新的审视,以最终确认我国刑事证明主体的实际外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