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4篇
  免费   258篇
各国政治   190篇
工人农民   1057篇
世界政治   1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9篇
法律   1431篇
中国共产党   328篇
中国政治   590篇
政治理论   546篇
综合类   15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高校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法定"代言人",基本职责是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但在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中,其"代言人"资格却饱受职工权益诉求的责难,并不得不接受职工群体性的民意检验。在当前国家市场化专营并未得以完成的局面下,高校工会的社会定位依然依赖于国家的观念性和制度性输出。伴随着此种转型前景的日趋明朗,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的趋势,高校将来的属性可能更为类似与当前国有企业,届时高校工会的定位也将发生适应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实现将依赖于国家对目前工会"双重受托"属性的制度改造。未来的高校工会应当成为职工权益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42.
蒋军洲 《北方法学》2013,7(5):67-76
中世纪以来的法学家在构建合同理论时一方面进行着体系化的尝试,另一方面继承了具有罗马法传统的要物合同制度。但在提炼合同一般理论的进程中,要物合同制度逐渐脱离了其原来的生存土壤。尽管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具有鲜明个性的要物合同与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合同一般理论仍有明显冲突。要物合同的成立区别于合意主义的一般原理甚至难见容于其体系成为要物合同之困。为化解此危机,追溯其产生渊源及流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随着《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出台,沉寂多时的侦查学学科定位(或日属性)问题再次引发热论.侦查学到底归属于谁?众说纷纭.但主要焦点还是集中在是属于法学还是属于公安学上.将侦查学定位于“本质上属于公安学,但仍具有某些法学的特性”,似乎能够更好地解决争议、息纷止争,也更能体现侦查学学科独有的特性.正因如此,它能够为侦查主体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提供思路,使其朝着科学化和法治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4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紧张.作为调整劳动关系,尤其是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工会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完善的办法,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5.
在广州召开的一、二、三次劳大,是中国工人运动史的新起点、奠基石和里程碑。它们为中国工运的各时期的发展,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方针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6.
崔英楠 《法学杂志》2012,33(9):110-114
代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在代表和选民之间建立一种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保证民主选举的真正有效与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本文认为"代表组成结构"充分体现了民主选举的优越性,将之作为选举前分配名额比例和选举中提出确定候选人名单的依据,并没有一种坚实的代表理论作为支撑。实践证明,千方百计落实事先设计的代表结构比例,反而会牺牲民主选举的真实性。应该以代表理论反思我国选举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改进与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使得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7.
尹疏雨 《河北法学》2012,(5):144-148
分析实证法学的研究无法摆脱或超越分析实证法学理论"标签"的限制。在这样的研究局势下,研究成果将永远无法自我扬弃。通过讨论纯粹法理论,揭示其所包含的不可避免的政治因素,从而启示后来的研究者:如果以此种不同以往的进路进行研究,分析实证法领域将展现出一种超越"标签"之外的多面向的研究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8.
朱杰进  诺馥思 《外交评论》2020,(3):45-68,I0002,I0003
为什么在湄公河流域已经存在数十个国际合作机制的情况下,还要建立澜湄合作(LMC)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既有研究大多强调湄公河流域大国国际制度主导权竞争的宏观背景因素,而较少关注澜湄合作机制的新制度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即澜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究竟"新在何处"。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等既有国际机制相比,澜湄合作机制具有两大新的制度特征:一是议题范围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议题外,还增加了区域安全合作以及水资源合作等新议题;二是集中程度更高,与之前合作机制主要由"职能部门引领"以及"借用"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国际秘书处的做法不同,澜湄合作机制采取了"领导人引领、各部门参与"的机制运行模式,并逐步建立独立的国际秘书处。通过运用国际制度理性设计的理论模型,本文考察了在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中上游国家与下游国家之间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分配问题和执行问题,并以此解释了澜湄合作新制度特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9.
ABSTRACT

Prisoners serving indeterminate sentenc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do not know when or if they will be released from prison. Release and progression decisions are determined by the risk the ISP presents of reoffending. This makes the assessment of risk a high stakes business for ISPs. Whilst there is a large body of literature focused on prisoners’ general experiences of prison, there is an absence of specific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prisoners’ experiences of risk assessment. This paper aims to address this gap by reporting the results of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ISPs’ experiences of psych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terviews with 10 ISPs were conducted and analysed using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risoners experienced the prison environment as characterised by violence, volatility and suffering. Psych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s embedded within this emotionally and physically challenging context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Within this context, prisoners felt stuck, powerless and out of control in relation to risk assessment, and experienced psychologists as untrustworthy yet powerful. Understanding prisoners’ experiences is the first step in resolving some of the long-reported difficulties in work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logists and prisoners as well as making the process more procedurally just.  相似文献   
150.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评估体系,是有针对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需要,也是保证和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