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4篇 |
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12篇 |
工人农民 | 734篇 |
世界政治 | 10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28篇 |
法律 | 281篇 |
中国共产党 | 44篇 |
中国政治 | 154篇 |
政治理论 | 188篇 |
综合类 | 34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143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151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本文基于湖南省孕产期劳动保护相关规定的落实情况,分析其对在职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在职育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不同性质单位对各项劳动保护规定的落实情况参差不齐,国有企业女职工孕产期休假、劳动时间和劳动照顾规定的落实情况相对较好;配偶护理假、1小时哺乳时间、对原劳动的适应性和单位对高龄孕产妇的照顾措施显著影响在职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在确保各项劳动保护规定得到良好落实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各项政策,才能增加职业女性工作与生育间的兼容性,从而促进新生育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72.
罗玮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31(3):35-38
高职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上与本科院校具有较大差异,同时基于当下劳动力市场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学生兼职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相关法律却存在滞后性。按照现有规定,最有利于保护在校学生兼职权益且在理论上存在可行性的就是将在校学生纳入非全日制用工范畴,但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司法实践中还有诸多难题有待解决。故不断完善相关立法,明确在校学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规定在校学生在兼职中的权利与义务,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3.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是推进企业和谐稳定以及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抓手。集体协商、职代会和劳动争议调解是企业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然而目前,各类企业尤其是非公中小企业的劳动关系需要完善和改过。为此,可采用两手抓的工作路径,即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通过两方面工作路径的有效联动,推进区域劳动关系的整体和谐稳定,进而增进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74.
孔令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31(3):60-68
《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长期效果如何?学界对此研究比较薄弱。借鉴三人社会理论,通过对东莞市的劳动者、企业和调解员三方主体共2568个调查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抑制了用工灵活,引起了企业撤资,减少了就业岗位,同时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延长了合同期限,但没有提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率,也未达到稳定劳动关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75.
陆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31(2):67-71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结构性失衡的现象在浙江省一些区域和行业较为突出,并已成为影响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的短板。企业要留住职工,就面临着用工成本增加的压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提工资不违背降成本\"?路径就是在增加工资的同时,使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同步提升。为此,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976.
杨柏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1):30-34
我国劳动争议中的“一裁终局”制度,是我国的《劳动争议阔解仲裁法》在基本维持传统“一裁两审·处理机制的基础上,具有原创性的制度设计。但该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并未完全达到立法者的预期。司法实践中适用“一裁终局”存在诉权受限面临法理质疑、劳动仲裁公信力不足,一裁终局实际执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统一对一裁终局适用范固的理解、扩大劳动争改一我终局的适用范固、完善我国劳动仲裁监督机制等成为解决此间题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977.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许多方面做出了突破性制度设计,健全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然而,从构建和谐社套的视野来衡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劳动调解、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劳动仲裁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与疏漏,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78.
王亮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2):40-44
劳动报酬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认真研究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意义重大。从实证研究出发,农民工的工资现状是:一是农民工的工资低,二是多年未上涨或上涨幅度不高;三是最低工资太低;四是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的情况比较常见,讨薪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尽快制订《最低工资法》,提高农民工的最低工资和实际工资;通过执法保障有效的贯彻实施有关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制订《劳动合同法》;制定《工资支付法》;将恶意拖欠工资确定为犯罪行为;加大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力度;制定《劳动监察法》,从而全面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 相似文献
979.
刘蕊娟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3):36-38
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维护各自权益 ,实现“双赢”目的的有效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者可以按照市场规则自由流动。为避免商业秘密在人员流动过程中被泄露 ,用人单位应当通过订立违约金、保护商业秘密、竞业禁止等条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80.
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正走向失灵的边缘。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症结在于工会、政府、仲裁机构与司法机关在部门利益上的相互纠葛,致使现行制度用其所短,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应该是在对各方利益进行协调处理的基础上,做实协商、做大调解、做强仲裁、做精诉讼,完成对法律制度的改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