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5篇
  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5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644篇
中国共产党   176篇
中国政治   480篇
政治理论   176篇
综合类   10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世界正以“多元”的姿态昂首迈向 2 1世纪的“地球村” ,面对形势与过去迥异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事业心、成熟度以及领导能力是否经得起考验 ,能否紧跟时代步伐 ?这是倍受世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2.
图书作为一种人文载体 ,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由于珍贵书籍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因而注重馆藏文献的整理及合理利用、开发藏书的潜在价值 ,是馆藏建设的紧迫任务及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3.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100多年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由于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劳动价值理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创造价值的劳动内涵发生变化,外延不断扩大,复杂劳动更加复杂。据此新变化、新特点,本文概括抽象出“持续劳动”这一新的劳动范畴。  相似文献   
11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诉讼价值的冲突与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确立一个多元化的程序价值体系 ,在具备程序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同时 ,还应尽可能地保证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不同诉讼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 ,应不将实体真实作为刑事诉讼的唯一目标 ,也不再将“有罪必罚”作为刑事诉讼的最高目标 ,但同时应注意将排除规则对程序公正的追求和对当事人的权利的保护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  相似文献   
115.
法律以确定性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和表现形式。法律的确定性首先是其价值的确定性 ,其次是法律的形式理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公、私法在价值、形式理性上的确定性是不同的。自近代以来 ,公、私法在确定性上实现了一致。  相似文献   
116.
沉默权制度是西方诸多国家刑事诉讼程序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 ,是保障人类尊严不受侵犯的法律手段之一 ,是刑事司法公正的标准之一。在我国法学界 ,关于“沉默权”问题一直存在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117.
邓小平的价值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价值观。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是由我党的性质、根本宗旨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决定的。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必然要求以人民群众为评价主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评价标准。“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价值标准,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评价标准的价值标准,也是科学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18.
This paper responds to criticisms/misconstruals of our measure of the maximum probative value of evidence (D. Davis & W. C. Follette, 2002), and our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potentially prejudicial role of intuitive profiling evidence, including motive. We argue that R. D. Friedman and R. C. Park's (2003) criticisms and example cases are largely based on inappropriate violation of 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Further, we address the merits of our absolute difference measure of probative value versus those of the Bayesian likelihood ratio championed by D. H. Kaye and J. J. Koehler (2003). We recommend methods for presentation of measures of evidence utility that convey complexities of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new and existing evidence. Finally, we propose a probable cause standard for admission of potentially prejudicial evidence, dictating that admissibility of such evidence should be contingent upon other substantial evidence of guilt.  相似文献   
119.
A paper previously published in Law and Human Behavior by D. Davis and W. C. Follette (2002) argued that certain "profiling" characteristics commonly admitted into court have little or no probative value. They argued that this is especially likely to be true when the characteristic used as evidence (e.g., having an extramarital affair) is rather common in the population whereas the act in question (e.g., a man murdering his wife) is rare. Their analysis has prompted a strong response by Friedman and Park and by Kaye and Koehler with a rejoinder by Davis and Follette (all three follow this paper in this issue of Law and Human Behavior).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of the nature of this controversy.  相似文献   
120.
略论王安石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宇波 《桂海论丛》2003,19(6):94-96
王安石的人才思想十分丰富 ,其“任贤使能”、“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等人才思想对于我们培养、管理、选拔和使用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