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58篇
中国共产党   1386篇
中国政治   1399篇
政治理论   234篇
综合类   3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这些思想在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中的精髓,并用于指导今天的农村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992.
"三农"问题是我国小康建设的重要问题,小康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村。正定镇在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综合载体、民营经济、镇域经济上大做文章,推动农村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993.
实现农民增收,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离不开村干部的身体力行和模范带头.村干部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他们素质的高低.因此,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应是县多两级党委政府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应把加强村干部培训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994.
粮食主产区"三农"工作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粮食主产区的"三农"工作,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做好粮食主产区的"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要从主产区的实际出发,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995.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一直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一个有着九亿农业人口在大国,农民的素质和农村的教育状况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很不相称.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是农业、农村、农民长远的和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三农"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机制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目前中国实际情况下,实现农地制度创新和农村投融资体制创新是可供选择之路.  相似文献   
997.
真正做好"三农"工作,中央已明确要求,力戒浮夸和做表面文章,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我县全面深化的学习型县域构建工作中,农村的构建仍然是一个难点。怎样找准农村构建工作的切入点,把农村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农民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构建工作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而又有效地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真正达到"学习中致富,学习  相似文献   
998.
农村信用社是为"三农"服务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当前,农信社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以农为本"意识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经营观念,明确市场定位;二是加大支农力度,扩大服务范围;三是深化改革,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9.
吴昌荣 《求实》2004,3(7):11-13
邓小平用系统的、辩证的观点,以务实的风格,强调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指出"三农"问题必须坚持改革稳定性和人民价值取向,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00.
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因此,要在认真总结我国相关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以确保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