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由中国的历史和具体国情决定的,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台湾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类似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立法机构就是台湾的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然而,现实中的台湾立法机构则成为负责人王金平的“政治帝国”,垄断了立法机构权力20余年,置民主运作机制于不顾,  相似文献   
13.
一是超高福利与政治体制的矛盾。西方政治体制表面看核心是"三权分立",真功夫是竞选。竞选靠四大台柱,第一是竞选实力;第二是自身形象;第三是高能辩才;第四是利益许诺。为了选举的需要,不管有无财力,各参选党派竞相承诺提高福利价码,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撤检派"基于检察制度与"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不兼容的理由而主张撤销中国检察机关的建制,而"挺检派"虽拒斥"三权分立"的理念,但同时又笃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制衡原则",并以此作为主张维护和完善中国检察机关的"理论根据"或"原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对"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的前世今生以及是是非非的深入考察,以及对中国政权建构的原理和制度特色的精细解读,从中国政权建构的理念和政制上排除了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则认为应当另辟蹊径,为中国的检察制度建构更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原理"。  相似文献   
15.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议行合一”的议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于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有利于政治稳定。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是正确处理党与人大关系的重要原则,党必须进入人大执掌国家政权,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必须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完善人大选举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和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与此同时,要加强人大的监督工作,加强人大对财政的监督,建立违宪审查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  相似文献   
16.
近代司法审查制度起源于美国,其理论基础为洛克与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以及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的宪政思想,但该制度在1803年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之后才正式建立。在以后的200余年里,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对维护美国宪法权威,制衡立法权和行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权制衡理论的终结与当代中国权力监督理论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中的三权分立理论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不但不能解释当代中国的权力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也不能解释西方世界的权力现象,三权分立理论终结之日,正是重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理论之时。  相似文献   
18.
"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法哲学的核心概念。他认为"法的精神"是自然和政治社会的内在规律,它客观存在并对政体建构、社会发展和政治自由产生决定性影响。从"法的精神"出发,形成了孟德斯鸠完整而严密的法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大部门制度",意图改变精简政府部门机构,整合政府职能,同时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期望:利用此次改革"大部制"改革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又协调的目标,有人还进一步将其延伸为实现"三权分立"。很多人对"大部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大部制"并不必然实现"三权分立"思想。但是这种制约平衡的思想可以维护"大部制"改革的成果,巩固中国政府改革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余华 《观察与思考》2011,(10):18-23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政治发展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对于中国政治发展的评价历来争议颇多,有些学者,对政治发展的理解偏重于民主化,而民主的标准又局限于西方化(如普选、多党竞争、三权分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