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01.
黄容全 《中国司法》2008,(12):112-114
检察制度起源于十三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当今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检察制度,其中,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检察制度,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检察制度,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检察制度。其中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检察制度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检察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奉行“三权分立”原则,从行政机关制约审判机关活动的需要出发,其检察机关大都隶属于行政机关,受政府法制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202.
制衡,已被我们公认为是遏制权力滥用和腐败的最有力的理论武器,也是进行民主建设和维护社会安定十分有效的政治机制。但是在我国学术界,长久以来把制衡与三权分立混为一谈,视二者为同一原则。这种理论认识极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只有实行三权分立才能实行制衡,不实行三权分立就不能实现权力之间的制衡。然而,笔者发现,西方学术界对制衡与三权分立关系的理论认识与国内学术界正好相反,国内学术界对这种长期存在的对立认识也未引起应有的关注与重视。笔者认为,在当前深入进行民主法治建设的形势下,澄清制衡与三权分立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制约机制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3.
以色列是议会民主制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由于它特殊的历史和立国背景,在其政治制度的架构中,体现出了自身的特点:议会选举中简单的比例代表制,国内党派林立以及无成文的宪法。这些特点同时也影响着以色列的政治现状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204.
齐延安 《法学论坛》2005,20(6):124-134
美国的稳定、发展与和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美国经济与社会的成功,尽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法律制度的有效运作却是一个起基础作用的因素。美国的社会运行启示我们:社会稳定基于法治,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205.
在2008年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上,李长春代表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在理论上必须搞清楚的六个重大问题,其中之一是在中国为什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两会期间,这个问题又成为中国政坛、理论界乃至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就这个问题我们与西安政治学院政治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维忠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交谈,下面就这次交谈的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6.
有人认为“行政三分”等于承认权力制衡,因此也必然承认三权分立,由此及彼,顺理推行。这个说法概念不清,缺乏依据,是个理论的错误链接。  相似文献   
207.
田芝健 《求实》2003,4(5):43-46
如果把一国的政权比做一个政治平台,那么,主人有权给它安装上必要的腿,至于不同的国家到底应该是"三权鼎立",还是"五权架构";是一权独立,还是七权分设等等,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主人基于对权力运行规律的认知所作出的主观选择,二是一国的传统与他国的影响,三是国家权力的根本性质.  相似文献   
208.
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模式内蕴着原教旨设计名不副实的结构性悖论——原初悖论。这一模式由原初悖论又相继导致两个令西方社会遭受切肤之痛的衍生悖论:行政权的扩张带来民主社会的困顿和衰败;官僚制范式形成后却渐至成为民主社会的异己和消极力量。清醒认识三权分立以制衡模式的悖论,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