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近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制国家。1679年5月,英国议会在讨论王位继承问题上发生争执,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被称为辉格党,英文名字叫Whig Paay,原意为强盗;另一派被称为托利党,英文名字叫ToryPaay,原意为歹徒。这本来是两个政治派别相互攻击和谩骂时使用的贬义词,后来却成了这两个政党的正式称谓。辉格党代表英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限制王权;托利党代表地主和旧贵族的利益,拥护君主特权。英国的保守党即是由当年的托利党演变而来的;辉格党则演变为后来的自由党。英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即两个主要政党通过定期的选举互相争夺执政权,轮流上台执政。今天的自由党曾长期和保守党轮流执政。20世纪20年代后,自由党的地位逐渐被工党所代替,沦为英国政坛上的第三大党。从那时起,英国主要是由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现在的执政党是工党。英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但是,它的三权分立不是十分明确和典型。我们这里介绍的英国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包括执政党与议会(立法权)、内阁(行政权)和司法机关(司法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会立法,法院判案,总统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可不简单,按照我们的观念,行政长官不是职业革命家也起码是职业政治家,不说一级一级的官当上来也要有相当的从政经历。所以对美国有的如里根这样的电影演员出身的人也能连任两届总统感到大惑不解。到美国后请教一位资深人士,  相似文献   
63.
谌旭彬 《各界》2010,(8):64-68
刘邦以一种典型的游侠方式建立了汉帝国。这种建国方式,直接决定了汉帝国不得不在权力分配上实行“三权分立”,以皇帝为代表的汉朝宫廷,以刘氏诸侯王为代表的地方势力,以及由军功人士所把持的汉朝朝廷,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64.
学术界存在的"议行合一"两种不同的理解,认为我国"议行合一"的提法并不能恰当地反映我国政体的组织形式,相反,对于"议行合一"的争论,我们既要回归历史,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还原其本真含义,同时,又要立足我国现实,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要准确理解我国政体形式的建立是历史的产物,更要在客观认识权力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破解我国政治体制运行中的权力有效制约难题.  相似文献   
65.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诞生已有二百多年了,传入中国也已超过了一个世纪,但它并非历史的陈迹。作为政治思想演进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历史阶梯,三权分立学说的精义在于权力制衡。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模式探索的今天,应该在全面理解其内容实质与理论贡献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检讨我们在吸收、借鉴三权分立学说过程中的诸多固有观念,大胆汲取或移植西方成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模式,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66.
胡明华 《唯实》2004,1(12):55-57
一、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的概况和历史定位纵观历史,人类取得的所有成果均有赖于法律的肯定与保障。在中国,将法制作为国家政治的一项专门活动,始自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由于“法治”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十分重视法制建设。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首次引进资产阶级国家三权分立机制,将法制作为国家政治的重要内容,作为政权体制的一个独立方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政权,在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指导下,以“建设共和,倾覆专制…  相似文献   
67.
詹宇昆  肖毅敏 《学理论》2008,(22):77-79
首先,本文通过比较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对其所下的定义来展开阐述并解释"第四势力"与"舆论监督"的概念。其次,探讨二者的相同之处,如:二者都体现媒体的基本职能,二者都不是绝对的自由,二者都体现公益性,二者都来源于公民权利。第三从法理的层面运用阐述二者的不同点:二者的主体性质不同、二者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法律对二者的要求不同,对二者的主要制约方式不同。最后,探求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时事报告》2009,(2):48-49
在当今世界,各种政体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造成政体类型多样性的原因,除了国体这一不同因素外,还受诸如历史条件、势力结构、民族传统、政治学说、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每一个国家政体的确立都是特定时空下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赋予其政体以个体性色彩。  相似文献   
69.
以色列是议会民主制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由于它特殊的历史和立国背景,在其政治制度的架构中,体现出了自身的特点:议会选举中简单的比例代表制,国内党派林立以及无成文的宪法。这些特点同时也影响着以色列的政治现状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70.
关于司法独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司法独立是由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派生出来,其基本内容包括:法院或司法机关独立设置;司法专属于司法机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法院、法官独立审判。而我国现有的司法独立与真正的司法独立有很大差距。为了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必须对现有状况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