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不是议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尽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早在1984年已经加入了“各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mentar Union),并于1996年首次在北京主持召开过“各国议会联盟”的大会。但是西方现在仍然有些人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视为不同于议会的“另类”。我们国家也有不少人不愿意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称为议会,他们一提到议会就把它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等同起来,就把它和西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三权分立”等同起来,就如同当初一提到市场经济很多人把…  相似文献   
82.
分权与制衡原则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它源于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直至近代才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得以确立和完善。美国在政治实践中贯彻“双重分权”和“立体制衡”的模式,成为推行分权制衡原则的典范。在当代中国,不仅政府组织可以批判性地借鉴分权制衡理论成果,而且在执政党党外监督方面同样可以吸纳其思想精髓,关键在于要正确处理行政效率与分权制衡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3.
三权分立能实现权力制衡是分权理论标榜的基本价值。对于三权分立能否实现制衡,可以从理论到历史去分析。从理论上讲,由于三权分立的边界是由宪法划分的,三权划分需要明确的宪法条文标准,而宪法文本的不确定性使之成为难题,按照分权理论的逻辑,分权也可能导致专制的出现,这是三权分立理论的悖论,另外,在历史的实践当中,也没有出现过分权理论所期望的三权制衡,三权分立和议行合一都是权力配置的手段,仅是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关键是看那种形式更能实现社会各种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84.
夏永梅  饶艾 《人民论坛》2014,(1):244-246
美国宪政的基本原则是美国宪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人民主权、限权政府、分权与制衡和联邦主义等原则.美国制宪者深受自由契约论、理性选择理论、三权分立理论和政治多元主义理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美国宪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5.
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特区”)政体特征,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行政主导和三权分立。香港特区政体既属于三权分立体制的范畴,又具有行政主导的特点。三权分立、行政主导是从不同角度对香港特区政体特征的描述,两者不是同一层面的事物,也不是割裂的关系。全面概括香港特区政体的特征,应是三权分立基础上的行政主导制。  相似文献   
86.
民主的漏洞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23):24-24
法国立法选举实在是很难说真正能够反映民意。民主体制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平衡机制,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相互平衡。问题是,这仅仅是纸面上的理论而已。在现实中,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法国在一个月前通过两轮直接普选选出新总统后,6月10日又开始法国国民议会议员的选举,即立法选举。10日是第一轮,拿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8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是我国人民创造的用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最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重大事务,体现着国家生活全貌,是其他政治制度赖以产生和建立的基础,因而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我国不同,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88.
三权分立理论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法的精神之形,而由适应与抗争两种精神构成的才是法的精神之神。我国应坚持适应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克服权力分工的不合理性,强化人民代表机构的权力,尤其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力,以避免其地位的虚化。  相似文献   
89.
(接上期)四、三权分立理论的再检讨——从法律的实效问题入手在我们介绍的三种司法权概念式样,即三权分立视角的司法权,市场自由主义视角之下的司法权以及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司法权式样中可以看到,中国的三权分立视角之下的司法权概念和市场自由主义视角之下的司法权概念,虽然具体含义不同,但是其被接受的逻辑却是相同的。对这两种视角的接受背后都有一种民族主义,并且都属于广义的启蒙运动的一部分。法社会学视角的司法权概念,注重司法判决的实效性,对这两种视角的司法权概念提出了挑战。但是其完全忽略了对司法权和立法权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  相似文献   
90.
目前,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人企图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引导到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道路上去,主张多党制、总统制、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等,甚至公然反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