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与历史缺陷及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有三:一是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传承,有一种明显的连续性,文化中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二是湖湘文化当中具有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三是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奋斗与创新精神。湖湘文化的历史缺陷有四:一是存在着经济上极冷、政治上极热的两极化倾向;二是经世致用的学风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湖南人急功近利,缺乏对人的终极关怀,以及过于强调经验的作用,忽视了理论的建构;三是湖南人易走极端,保守与激进并存;四是湖湘文化中存在明显的"楚材晋用"现象。湖湘文化的现实价值包括发扬三个方面的优良传统:一是爱国主义的传统;二是注重实干、勇于任事、自强不息、勤勉朴实的传统;三是开拓创新与对外开放的传统。湖湘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当前的最好的体现与运用就是用以培育和构建当代湖南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一、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与时俱进。二、洞察力:敏锐的感知和直觉。三、变通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固步自封。四、疑问性:勤思好问,从不一味迷信权威。五、创造性:喜欢别出心裁,走自己的路,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13.
吴宝 《世纪桥》2009,(7):97-97
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大学生应当具备严谨求实的优良作风、合作创新的团队精神和高远协调的自我发展等个性素质,以求在职场应聘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五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对146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从个性特征对比上,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作了研究分析,从总体上得出独生子女具有健康的个性特征,并有一定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轮胎花纹痕迹认定交通肇事车辆的工作中,通常是利用花纹类型(横沟花纹、纵沟花纹、块状花纹、混合花纹、非对称花纹)及适用的车辆种类等共性特征进行分析鉴定。由于轮胎是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轮胎,其花纹是相同的,而同种轮胎又可以安装在不同品牌的车辆上。因此利用共性特征仅能区分肇事车辆的种类,不能认定某一辆嫌疑车就是肇事逃逸车辆。笔者根据实战经验,根据轮胎花纹个性特征点来认定肇事逃逸车辆,本文就此展开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6.
李玲玲 《学理论》2010,(19):187-187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绘画创作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用个性的绘画语言,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塑造个性的生命形象,体现生命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教材编写者及一些社会学家,曾试图客观地确定那些“好”领导,或至少取得成就的人的优点及个性特征,他们提到了自信、权力欲和积极的自我形象。我的意图并不在于树立楷模.而是展示更有教育意义的反面教材,力图在顾问、理论家及实践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对领导人来说是致命的九点缺憾:  相似文献   
18.
《政法学刊》2017,(3):97-103
从鉴定意见的鉴定制度、审查技巧对其证据力与证明力讨论,是一种外部性审查,不能根治鉴定意见证据力与证明力判断的难题。通过对鉴定意见可质证性个性特征的发现与赋予,提供鉴定意见实质审查的钥匙。可质证性要求鉴定意见可观察、可验证,使鉴定意见对鉴定人的鉴定条件、鉴定过程、判断标准、判断过程表明,为鉴定意见的证伪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集团由于涉猎多个产业,专业差异性大,内部培养人才成本很高,因此会更多地采用“空降”的方式引进高端人才。然而,企业该如何团结与融合这些资历背景做人、专业差异巨大和个性特征强烈的精英团队呢?  相似文献   
20.
丰怡 《工会博览》2009,(5):143-143
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作场所中欺负问题涉及的三个主要群体——欺负者,受欺负者和旁观者,通过对其个体特征和行为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其各自对欺负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