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134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41.
海峡两岸司法互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订对推动两岸司法互助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和意义。与之前两岸签订的有关法律文本相较,该协议文本内容规定的司法互助具有综合性、制度化和去政治化的特点。协议的签订并不意味着两岸司法互助步入法律正轨,协议的性质及其内容本身的筒约性,两岸不同的法律文化和诉讼制度,以及台湾的政治格局都将构成对协议内容实现的诸多障碍。应关注协议签订后的两岸后续行为,以促成协议内容的法律化,推动两岸司法互助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2.
《今日民族》2007,(3):6-13
为加强民族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制订本规划。  相似文献   
543.
徐光志 《长白学刊》2008,(1):109-112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存在着家庭养老能力弱化,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功能削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环境缺失,以及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等问题。鉴于此,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模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养老方式,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来进行分层、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构建与地区经济发展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亚动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44.
互助型社会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化和低成本养老、推动老年人有序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社会养老体系中的基础而非辅助部分。互助型社会养老是非营利性的,资金、服务、运营主体和组织形式都相对多元。其组织建设的发展方向是不断提高各类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合作化程度以及可持续运转能力,从互助组织有序管理、专业社会组织赋能、市场经营逐步走向规范多样的各类现代互助合作社的经营;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分阶段推动建立市县、省、国家级的互助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互助养老组织体系、时间银行体系以及其他各类互助合作养老方式,并进一步向中国特色互助合作的社会部门过渡和发展。目前我国互助型社会养老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重点解决好社会观念、法律法规、资金支持、互助组织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45.
农村养老是一个涉及“供给——需求”的复杂系统,需按需调配合理的养老模式。本文通过对全国“四省十市”农村不同养老模式的经济收益、农民支付能力等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农村养老产业收益率普遍较低且村民支付能力差;农村互助养老同老人潜在需求耦合程度较高且存在地区差异等问题。因此,乡村振兴视角下,应从完善机构治理体系、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等角度对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546.
赵浩华 《行政论坛》2023,(5):149-15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小规模、低成本、人性化的社区互助养老服务逐渐成为传统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然而,现实中社区互助养老遭遇服务能力薄弱、心理认知偏差、多元主体边界不清、权责不明等发展瓶颈。合作生产理论所倡导的公共服务中的参与自愿性、行动合作性、主体多元化与社区互助养老服务相契合,因此,在合作生产视域下,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互助养老实践平台,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关系网络”“倡导积极老龄观,推动老年群体成为互助养老服务的‘合作生产者’”“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规范,营造‘价值共创’的互助养老服务氛围”等方面破解社区互助养老服务发展瓶颈,推动社区互助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47.
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是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应有之义。以互助养老组织为基础的社区内生型福利供给模式是适宜农村老年社会福利供给的“第三条道路”。多元化、普惠性的福利供给从不同层面回应了老年人的差异性需求。资源整合、权威再造、规则约束与价值认同构成互助养老组织的运行机制可形塑出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内生型老年社会福利供给模式。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当依托农村社区的内生性资源增进老年人社会福利,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548.
推进时间银行本土化建构是应对“银发浪潮”带来的政策风险的重要举措。当前的讨论以城市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为主,少有时间银行嵌入农村互助养老方面的研究。时间银行的推广不仅面临政策困境、运营困境、承兑困境,还存在伦理困境。在广西农村P社区的调查发现:宗族观念、孝道观念、互助观念为时间银行提供精神涵养,传统习俗从互助习惯、孝老传统、慈善传统层面明确时间银行的文化意蕴,孝道文化的创新传承与时间银行制度的涵化、时间银行制度精髓与互助养老制度机理、传统人情文化与时间银行慈善文化具有情境耦合性。以上三个层面的建构策略有效破解农村时间银行本土化面临的四大困境,有助于全面推进时间银行本土化建构,推动农村社区互助养老的完善。  相似文献   
549.
《友声》2023,(2):18-18
4月23日,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共中央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协主席梅利尼科夫在曾经举办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招待会的莫斯科大都会酒店红厅会见林松添一行并举行欢送午宴。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公参刘庆华出席午宴。  相似文献   
550.
新型互助养老是家庭养老、政策福利养老、市场养老之外,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居民自愿参与为中心,以交换、互惠为推动力,进行自我管理、相互帮扶的社会支持活动,也是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探索与实践。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日本新型互助养老不仅满足了老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提高了积极老龄化水平,同时还起到了缓解家庭、政府养老压力的作用。日本新型互助养老模式对于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