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8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102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2010年以来,伴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高调实施,中国周边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对中国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表现出了诸多新动向.2011年2月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题为<2011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重新定义美国军事领导力>的新版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92.
亚太地区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一方面,区域内的国际合作正在拓展,一个能够带来区域稳定和安全并得到普遍认同的体系正在形成。另一方面,亚太国家之间争夺地区内影响力的对抗和竞争的危险性日益加重,甚至有可能导致公开冲突并阻碍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为此,继续构建一个囊括地区内所有国家的,以合作、互信、对等安全为基础的新机制十分重要。亚太地区的发展直接影响俄罗斯联邦的利益,俄罗斯倡导要确保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以及囊括所有亚太国家的建设性合作。近年来,俄罗斯政府特别重视促进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地区是俄罗斯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开展同中国的合作,进一步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于俄罗斯贯彻经济战略、实现经济现代化、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空间,都具有原则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回顾香港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祖国近代以来的变化沧桑.一百多年前香港的割让、15年前香港的回归,再到如今香港和祖国同步欣欣向荣,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15年的成就展示着"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也从一个独特的侧面证明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强大生命力. 15年前,香港刚刚回归祖国,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不少人怀疑香港能不能挺过去,中国能不能顶得住,"亚洲奇迹"能不能继续.15年过去了,香港、全中国乃至亚洲不仅没有走衰,反而历经风雨焕发出新的活力,建立起新的发展业绩,摸索出新的发展道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亚洲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引人注目的亮点和增长源.全世界都在热议"亚洲崛起".  相似文献   
94.
经济     
《党课》2013,(18):15-16
日本:正式加入TPP谈判 日前,日本正式加入TPP(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谈判,成为该组织的第12个成员国。TPP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该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  相似文献   
95.
因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矛盾尖锐化而形成的持续紧张动荡的国际形势,在今年上半年并没有多大变化。影响全球形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全球经济形势前景不容乐观根据世界银行近日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慢于去年,预测增速为 2.2%,低于去年的 2.3%,也低于年初预期的 2.4%。其列举的理由是欧洲经济衰退的深度超过预期和一些新兴经  相似文献   
96.
袁鹏 《国际安全研究》2013,(1):55-66,156
中国崛起、美国"重返"及区域内其他力量的发展,导致亚太地区格局正在发生近百年来最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中美战略博弈已经成为决定亚太格局走势的最主要矛盾,因为中国崛起势头难以逆转,美国亚太"再平衡"也是一次兼顾历史与现实、涉及内政与外交、得到美国两党共同支持的重大战略性选择,力量之变与战略之变同时发生,两强对立势难避免。但是,由于两国不存在领土主权争端和根深蒂固的历史积怨、在亚太地区各具优势彼此难以替代、在全球其他地域和领域的合作有助抵消亚太对抗,加之双边利益深度捆绑,中美博弈未必会走向战略对抗,而完全具备走向良性互动的条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一个根本问题(亚太主导权)的破解、两套体系的对接、三大海域的危机管控、四组三边关系的经营和五个多边组织的互动等"一二三四五"问题。这既是中美实现亚太和平共处的前提,也是能否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
为打破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走向对抗的历史魔咒,中美双方就"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中美在亚太地区能否共处是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能否实现的"试金石"。为突破中关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模式之争、安全理念之争、政治制度之争以及两国围绕地区热点问题的博弈,双方需要努力实现经济互补、安全互动、政治互尊并着力进行热点管控,通过在亚太地区的"试点",塑造在亚太地区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8.
亚太大国“伙伴关系”的互动性和不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亚太中美俄日四大国为了在未来世界多极格局中取得有利位置,纷纷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四大国之间伙伴关系的建立、固然有其国家利益基础,但也有大国关系互动的影响。由于各种伙伴关系建立的利益基础和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的差异,四大国之间建立的六对伙伴关系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既体现出目前伙伴关系发展的不成熟,也表明亚太大国之间存在严重分岐与障碍,并有可能影响亚太局势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9.
日本与多边海上安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迎春 《当代亚太》2006,19(7):15-22
近年来,日本积极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构建以日本为主导的多边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其核心内容是联合亚太地区的海洋国家和岛国开展海上共同执法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帮助美国填补因政治等因素而无法直接军事介入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而导致的安全保障上的空白。对此,中国除应继续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等新安全理念外,还应主动参与这一机制,以把握本地区海上秩序的走向,防止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机制朝着准军事同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0.
近两年来,东盟是亚太地区的热点之一,从内部外部双管齐下,扩大各方、各领域合作。东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顺利,有关国家与东盟间各种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与实施逐步展开。首届东亚峰会举行,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合作步入机制化阶段。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