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7篇
法律   1308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211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山东省济宁市积极探索化解医患纠纷第三方机制,成功走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新路子。2008年12月,卫生部调研组在济宁调研时,称济宁化解医患纠纷的方式为“全国首创”,被誉为医患纠纷化解“济宁模式”。2009年10月23日由卫生部、司法部等在济宁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医疗纠纷调处第三方援助协作论坛”上,把济宁市医患纠纷调解的做法和经验向全国介绍推广。在2009年11月27日,中央综治办、卫生部、公安部、司法部、中国保监会五部委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济宁市政府作为唯一的市地,向大会介绍了济宁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982.
诉调对接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解决矛盾纠纷的模式。它表现为诉讼和人民调解在地点、人员、管理、经费、受案范围、”程序、效力等方面的衔接,主要是使人民法院(或法庭)接手的某些纠纷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得到有效解决。诉调对接模式是构建我国“大调解格局”的要求,它适应了我国的现状,能有力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实现社会和谐,就要在处理好诉调对接制度和法治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诉调对接的进一步制度化,大力推广诉调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983.
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体现,是审判机关接受群众监督,保证司法公正的一项有力措施,是司法民主化的一种体现。然而,现行的人民陪审制度依然存在缺陷,以致影响人民陪审员的司法能力,本文试图探讨人民调解制度对人民陪审制度的影响与补充,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4.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诉讼替代程序在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有初步探索,而现行法律对于刑事和解程序尚无明确规定,导致各地方在实施过程中标准不一、形式各异。为保证我国法制的严肃和统一,必须立足于我国法律传统和法律制度的基础,吸收国际刑事和解的理论与经验,从程序规范的角度对刑事和解进行分析,进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和解机制。  相似文献   
985.
<正>走近"首家专职人民调解室"孙振堂,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人,今年60岁。40年前,从部队退伍以后,他先后在乡镇从事综治工作,2002年临近退休的他,又在户籍所在地的樟树村干起了调解这档子事,是一个干了几十年的"老调解员"。2011年4月1日,这一天,是孙振堂有生以来见到媒体记者最多的一天,来自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的50多位记者共同走进了以他为首席调解员的西店"和解工作室"。这或许也是西店镇有  相似文献   
986.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完善"大调解"网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由此,法院应根据现实的需求,以司法调解为中心,实现与人民、行政调解等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效衔接,形成有效的"1+多"调解机制。笔者从所在法院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基层法院"1+多"调解机制在运行中面临的衔接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在法院内设立常设的专门机构,并根据各种纠纷解决方式及案件的不同特点规范案件分流,同时完善职责、流程等各方面制度。  相似文献   
987.
近年来,重庆市人民调解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司法行政部门的管理、指导、协调下。得到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全市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5794个,共有调解人员8.9万余人,基本形成了遍布广大城乡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去年调解纠纷14.4万余件,涉及双方当事人29万余人,人民调解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988.
《中国司法》2003,(10):54-5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确立调整,民间纠纷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原有的人民调解工作范围、组织形式、队伍素质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扩大工作领域,完善组织网络,提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程序,增强法律效力,成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切实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司法行政机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提高工作水平,使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化解民间纠纷的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尽最大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989.
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这一进程,衍生出大量引发纠纷升级(如群体性上访)的因素,处理不好,往往引起社会不安定,影响生产建设和群众生活。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出台的一系列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其政策指向就是充分发挥民调组织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作用,以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是加强人民调  相似文献   
990.
举讼与息讼     
近年来,部分媒体赞扬当事人“打索赔一元钱官司”,实际上是鼓励诉讼。从当事人的诉讼动机、诉讼成本、诉讼心态、诉讼引导、诉讼指导思想诸方面来说,“举讼”与“息讼”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