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102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鹏举  李文红 《理论月刊》2003,(10):124-125
本文探讨了中英两国不同的礼貌原则及其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并按照利奇的礼貌准则,分析、对比了中英两国在不同文化下礼貌原则的基本特征,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礼貌原则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2.
王若翰 《新民周刊》2012,(43):52-53
十年前,"网上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观念曾一度深入人心;而今,很多人又对"在线社交疏离症"的提法深有感触。短短十年间,网络究竟使身在其中的人们,发生了怎样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63.
礼尚往来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个传统,比如常见的红包,最初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礼尚往来的人情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原本无可厚非。但近些年,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日益多元化,红包代表亲情和友情的象征意义逐渐蜕变,以此谋求利益的功能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64.
《学理论》2015,(2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然变身为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并成功开启了人际交往的新时代。网络中人际关系的特点、信任机制及动机等都与现实社会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特点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网络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使人们获得社会支持感,提高自身自尊水平;另一方面虚拟的网络容易使人的心理产生病变,使人际关系产生隔阂。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述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5.
《先锋队》2015,(1):52
鲁迅一生孜孜不倦,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生活中却总是不修边幅。有一天,他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肯定也没几个钱,理发时便草草应付了事。鲁迅却没生气,从口袋里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多给了好多钱,乐坏了,心想自己碰上的原来是一位不露富的"大爷"!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大爷",立即变得十分殷勤,拿出全部看家本领,"精雕  相似文献   
6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和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大学生创新能力受到了社会群体的高度关注。为探究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文章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直接影响,并选取某高校2019届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下发调查问卷,汇总调查数据,明确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社会、高校、学生三方总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以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7.
刘娟 《学理论》2013,(23):225-226
使用称谓语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由于亲属关系称谓沉淀着汉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已被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非亲属人际交往中。就其在非亲属人际交往中所实施的情感维系功能,身份认同功能,文化标志功能,以及礼貌功能进行分析,给人们指明一条有效社会交往的途径。  相似文献   
68.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是认知引起的交往障碍,情感引起的交往障碍,人格引起的交往障碍;并且提出了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的方法技巧,这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亓胜辉  余林 《学理论》2014,(7):110-111
网络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如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个体利用网络的目的及方式是探讨这一问题的关键。目前个体的网络使用目的主要分为工具性、娱乐性及社交性三种。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可从网络使用效果的评估指标、网络与孤独感的因果关系及不同网络群体使用效果的异同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0.
项久雨 《人民论坛》2020,(1):104-106
一些有着相似兴趣或文化品位的青年群体因“趣”成圈,分属不同圈层之中的青年,既在圈层内部获得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又在圈层之间感受着孤独感、疏离感。圈层不应成为阻碍青年成长发展的“密闭墙”,而应该是青年可以自由进出,并以此向外延伸拓展的“旋转门”。青年圈层同质化、私密性强,如果被隔离在圈外,就会出现进不了圈、说不上话的现象,教育者要主动融入青年圈层,做有力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