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篇
法律   661篇
中国共产党   668篇
中国政治   901篇
政治理论   228篇
综合类   7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先秦思想中已有相对成熟的民生思想系统,这一民生传统在先秦的基本建立及其传承,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根红线。本文从先秦儒家"仁"的范畴、先秦诸子思想中的民生思想、先秦民生思想的自有系统等层面展开论述,概要说明先秦思想中的仁政、民本、民心、爱民、养民、利民、富民、教民、恤民等民生概念及其内在系统性,为深入研讨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
勤、廉、仁、俭作为传统官德的重要内容,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状况所决定,且与儒家文化的浸染有着密切关联。从文化生成角度看,"勤"源自传统集权制的客观需要,"廉"肇端于政治主体的角色期待,"仁"是作为传统政治道德的核心价值而存在,而"俭"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美德,它们构成传统官德的应有之义,共同维系着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平衡。深入理解勤、廉、仁、俭的内涵及其关联,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传统的官德文化,而且对于当前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腐败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王晶慧 《法制与社会》2013,(23):8-11,23
"以儒释法"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特殊现象,起源于汉代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善于唐代。其核心在于强调儒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儒家伦理价值观作为判断罪与非罪、衡量刑罚轻重的依据。"以儒释法"的出现打破了汉代以前儒法对立的局面,并将法令赋以道德的内涵,缓解了秦代以来严刑苛法与百姓间的矛盾。本文围绕董仲舒的"春秋决狱",阐释"以儒释法"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孔子生活于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诸多社会弊病,孔子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出了仁、贤、信、公、礼、和、中等应对措施,力图恢复古已有之的"郁郁乎文哉"的政治局面,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借鉴和弘扬孔子这些思想,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2012年初,在北京王府井澳门中心二楼,高贵、气派的台湾胜大庄艺术品交易中心北京服务处正式成立,该服务处将成为“横跨两岸,全球交易,国宝回流”的重要平台。蜚声海外的胜大庄文化企业集团(以下简称胜大庄),自此走进了大陆人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76.
办公桌上,摆放一牌:蒋仁生,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蒋仁生就坐在桌子后面。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和蔼可亲的中年人,居然头顶着“福布斯中国富豪”、“中国创业板首富”等多个耀眼光环。“从广西下海到重庆上市。”蒋仁生说,“智飞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7.
经过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实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达到了新的高度,这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历史角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8.
"六义"是《诗经》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命题。但是对于"六义"与"六诗"的关系,以及"六义"中风雅颂与赋比兴的关系等问题,自汉代以来一直悬而不解。初唐国子祭酒孔颖达主持编撰《毛诗正义》,他广泛吸收了唐前的文学理论,以哲学思辨为方法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体三用"说,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关"六义"的系列悬疑,"体用"说强调"六义"的经学意义,表现了服务现实的政治性,而且为其后《诗经》"六义"问题的研究起了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岳波 《人民公安》2012,(7):16-19
"扎西来了,贼娃子怕了;扎西来了,扯筋(方言:找碴或难缠的人)的少了;扎西来了,村民乐了……"到过四川省三台县宝泉乡的人总能听到村民们津津乐道当地一位藏族公安民警——扎西泽仁。  相似文献   
80.
朱熹认为孔子的"天"是理,具有超越性、根源性、主宰性。并以此为基础解释孔子的"天命"是天理流行而赋予事物的本性。而丁若镛认为孔子的"天"与《诗经》中的"上帝"一脉相承,是外在于天地、万物和人的造化者和灵明主宰者,据此主张孔子的"天命"为天的命令。然而他的这一诠释不是为了把儒学改造成宗教,相反,是为法律不健全且执行力低下的朝鲜王朝建立实用型道德秩序,以批判掌权者之间的明争暗斗和牧民官对百姓的剥削。丁若镛主张天对人有两个命令,第一命令是"仁",即"天"命令人在人事上尽人之本分,以实践"人伦之德"成为君子。第二命令是"中庸",即命令君子至诚无息地走在"仁"的道路上,最终与天合德成为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