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95篇
中国政治   174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这里,曾是大宋水码头重镇,舟楫如梭、商贾云集、文人汇萃:这里,曾是三县治所,一脚踏三县,鸡犬相与闻;在这里,记录着原始农耕文明的甜蜜;在这里,保存有最丰富的古遗址、古民俗:在这里,流传着最古老“烧火龙”文化。它就是天府名镇--黄龙溪。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我的家乡 说出你的名字,眼前就有椰风拂扬。西海岸的花径织锦绣,亚龙湾的碧波涌雪浪,竹竿舞步跳乐了黎寨,琼剧锣鼓敲醉了侨乡。念叨你的名字,心中就有海韵荡漾。洋浦港的喧闹伴海鸥,科技园的灯光赛星光,五指山下胶林连绵,万泉河畔果树飘香。  相似文献   
13.
阿木 《新湘评论》2014,(5):57-59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四羊方尊是不少参观者的首选。这件被誉为国之重宝的青铜礼器、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宁乡的黄材镇,1959年被调入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于商代制作的巨大青铜礼器,一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在时间的尘埃中传递历史的凝视。  相似文献   
14.
“五一”期间,境内外纷至沓来的各种演出,让北京市民大饱眼福。据统计,三天假期中,北京的文艺演出多达750余场。而让很多观众念念不忘的还有四月初在北京首演的大型音画舞剧《蒙古·传说》。该剧由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委、人民政府出品,北京成桥文化公司制作,以写意的叙事、震撼穿越的音乐、民族与现代交融的舞蹈以及炫目的多媒体视觉效果为...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大院里坐落着两排平房,几位老人在院里悠闲地打着牌,身后还坐着几位看牌的。屋里有两张床、两个床头柜和两个小衣柜,一台电视机,几位老人在房间里聊天。这是北京市密云县不老屯镇敬老院的场景,也是中国很多乡村敬老院里的典型场景。老人们排遣寂寞的方式不多,只能看电视、聊天、打牌。虽然没有亲情,但让老人们知足的是,吃穿不愁,生病时还能有人照顾。  相似文献   
16.
林长华 《黄埔》2014,(6):131-134
正常言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然而,有着峡水相连的台湾和闽南,不但方言相同,而且风俗相近。自古以来,两岸渔家人在同一航道行舟,在同一海区捕鱼,有着许多共同而奇趣的渔俗。扬善颂恩的传说故事在台湾和闽南渔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里的鱼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深得人们喜爱。我国特有的中华白海豚,自古以来就是  相似文献   
17.
河北平泉是一块神奇的热土,在地理位置上,它鸡鸣三省,通衢辽蒙;在人文底蕴上,深邃悠远,传说多多,其一便是契丹始祖传说。此传说2007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又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坊间再度兴起平泉热。  相似文献   
18.
戴汉文 《侨园》2011,(1):24
春节将至,城镇街头到处是各种兔的形象图案、玩具,关于兔子的趣闻和典故也成人们议论的话题。最早记载卯为兔的是湖北云梦出土的秦代简书。有人认为十二地支是十二生肖的象形字,古文字中,"卯"  相似文献   
19.
赵柒斤 《政府法制》2011,(35):23-23
史载,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但并不是用来流通的,而是一种避邪物。用来"压岁"的钱,其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语和龙凤、龟蛇等吉祥图案。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有多个版本的传说。大家比较认可的传说是,一个叫"祟"的妖魔每年农历三十晚上出来害人,专门摸熟睡孩子的脑门,被摸的孩子立即发烧患病,退烧后就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  相似文献   
20.
麒嵩 《前线》2014,(8):122-122
有这样一个历史传说: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臣叫壬里国,他与另外一个大臣中里缴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复杂,无法判断,国王齐庄公请来了当时的神兽“廌”,相传“廌”能辨是非曲直,它的角顶向谁,谁就一定有问题。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廌”没有动;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廌”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法”字的来源就和这个“廌”有关。“法”的繁体字写作“灋”,由“水”、“廌”和“去”三个字组成,其中,“水”字代表对待每个人应该像水一样公平公正;“廌”字代表着要能明辨是非曲直;“去”字则表示一旦判定对错,应该坚决去恶扬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