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余英时先生曾经指出,在中国这个重视教育的国度,其实一直都存在着一个反智的传统。这主要体现在法家、黄老及法家化的汉儒身上。他尤其认为,汉初黄老学派得势的真正原因不在"清静无为",而在"得君行道",  相似文献   
12.
畅销榜     
《新民周刊》2012,(13):91-91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本书作者余英时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是美国哈佛大学史学博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该书的主人公胡适无论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于中心位  相似文献   
14.
康有 为伸冤     
某日,一个长袍马褂老头闯进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编辑部。老头进门便大叫:主编大人何在?康有为前来伸冤!几位编样大吃一惊:康有为已于1927年3月31日5点30分在青岛溘然长逝,若活着,已有140岁,怎会有一个70来岁的老头自称康有为?且还要来伸冤?十足是来了一个疯子!长袍马褂老头笑道:尔等不必惊疑,我正是倡导"百日维新"之南海康有为是也。不错,本来老夫已死去70年,可是贵刊1998年2月号赫然推出"纪念戊戌维新一百周年"专栏,且有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张灏《再论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等文涉及老夫,遂把老夫从青岛西麓墓中惊醒。也好,老夫死后70年,种种政治沦桑,都已证明吾当年君主立宪之说不错,正有一肚子冤枉无处伸诉。既然贵刊要纪念"百日维新",那么,为我康有为伸冤平反,岂非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5.
书海导航     
《学习月刊》2013,(15):56-56
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 该书由资深媒体人马国川对吴敬琏、厉以宁、江平、茅于轼、资中筠、高尚全、余英时、李泽厚、许倬云、袁伟时等当代10位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学者的采访对谈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6.
余英时认为,作为古代人类文明史的里程碑,“哲学的突破”塑造了代表人类智慧的“三大原型”,即中、西、印三种文化的本原形态。整体地看,中西两种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或者说,中西两种文化是“个性”显著不同的两种文化,因此不能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自近代以来,因为作为其“托身之所”的建制崩溃了,儒家文化遭遇“空前的”困境而变成现代社会的“游魂”。但是,如果儒学以“日常人生化”来“招魂”,不仅可“开出”新的精神资源,自身也可因此而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7.
向荣 《南风窗》2012,(1):100-100
在整个2011年,所有关于辛亥革命的文本——无论是史料、文章抑或访谈,最终都会落脚在同一个话题:当代中国改革的下一步棋怎么走。重述的角度或有不同,譬如激进主义者看见的是武昌首义,宪政主义者看见的是清末新政,国家主义者看见了开明专制,自由主义者看见了请愿运动,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8.
余英时  章开沅 《南风窗》2012,(15):100-100
柯伟林周言主编九州出版社2012年6月版本书收入于2011年10月在哈佛大学举行的辛亥革命百年论坛讲演录,余英时、章开沅、袁伟时、张朋园等海内外知名历史学家从历史、文化、政治和法律等角度对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中国发展进行了深透解读。  相似文献   
19.
孙勇才 《求索》2008,(12):120-122
余英时既反对极力维持传统文化,也反对全面拥抱西方文化,在余英时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和表现。余英时认定中国文化是“内向超越”的价值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止”、“定”、“静”、“安”。通过与西方文化“外在超越”价值系统对人类最为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问题的态度的比较,余英时既指出了中国“内向超越”文化的局限性,也揭示了中国文化所蕴藏的合理成分及其现代意义。余英时提出文化重建必须以文化“自性”为前提、以文化传统为根本、以融合中西为起点、以严守学术为保证并且做“退而织网”的功夫。余英时在海外所做的工作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如何转化和运用传统精神资源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余英时的文化情怀正是他的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