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181篇
中国共产党   670篇
中国政治   851篇
政治理论   377篇
综合类   4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文章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要形成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改善供给拉动消费的机制、改善预期让消费者敢于消费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2.
乡村旅游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作为龙泉驿区乡村旅游名片的山泉镇更应抓住机遇,找准定位,提质增效。本文从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经营管理、软硬件支撑、政策保障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认为山泉镇乡村旅游存在产品供给不佳、营销管理滞后、软硬支撑脆弱、政策保障薄弱等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12项具体措施,希冀为推进山泉镇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提供可行的路径参考,同时为龙泉驿区其他地方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3.
在解放战争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时期,任弼时协助毛泽东分担着由战事胜利推进而产生的亟待解决的种种政策问题。军队向前进,政策的中心是团结90%,分化其余的10%。这是任弼时在这一时期政策思想的主导。他完善、细化土改政策,纠正"左"倾错误,尖锐地指出土改中"左"的偏向的具体表现,鲜明地提出若干政策界限,比较系统地提出相关解决办法。当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时,他强调要发展生产,保护和扶助解放区内国民经济的发展,以支持长期战争。他对出征部队后勤保障工作提出总原则,并规定政策细节。关于城市解放以后的矿产和房地产问题,他明确提出应视这些企业原属何人所有而定。为避免因原反动组织人员登记问题引起混乱而脱离群众,他向中央建议,普通的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不必规定每人都必须登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弼时正是以这样敏锐的洞察力、坚定的原则精神、细致周密的观察和思考,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推动大学生就业供给侧改革,对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殊背景、大学毕业生供给总量增加的客观现实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战略任务,导致大学生呈现出选择性失业、消极性就业和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通过大学生就业供给侧改革,实现有业可就、就业满意和创新创业的目标要求,必须推动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人才供给结构、转变供给观念增强就业核心能力、改革教育方式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就业供给侧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05.
十八大以来,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逐渐形成,为各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政策保障。但政策落实环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造假等问题,不仅造成了政策执行低效,也影响着干部群众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解和认可。鉴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方法,以贫困农户、贫困社区的需求为中心,优化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和执行体系,对于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重点领域在于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提升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及其治理的认识和理解,将政治优势发挥与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考虑,用好政府、市场、社会三种资源三种机制,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社区和贫困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  相似文献   
106.
农村社区服务作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供给机制和建立与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供给机制的措施:转变政府职能,由"划桨"到"掌舵",由"垄断"到"合作—竞争";引入市场机制,提升农村社区服务的供给效率;优化"第三部门"制度环境,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增强农民参与合作能力,克服农村社区服务"搭便车"现象。  相似文献   
107.
地方公共物品是相对于全国性公共物品而言的,除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它还有其他类型公共物品所不具备的特性。本文将突破地方公共物品分析的一般形式,分别从城市和农村两个层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各自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8.
顾维中 《唯实》2018,(2):43-45
城市没有品质作保障,发展走不远,转型难实现。建设品质城市就是要让城市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这是群众之盼,也是当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江苏省"两聚一高"奋斗目标与建设品质城市目标一致、同频共振。推进江苏品质城市建设,在建设内涵上要融入"三对关系",在建设路径上要实现"三个突破",在建设考评上要确立"三个视角"。  相似文献   
109.
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机遇,也带来挑战。传统文化为村落共同体再造提供了优质文化资源,凝聚了村庄文化内核,为公共生活和社会整合提供了手段,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农业供给侧改革不能消灭小农,而是服务小农,打造服务小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供给侧改革要适度发展,不能大跃进。乡村教育要以本土文化为资源,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农民的幸福感。今日乡村建设引入了大量的外部资源,忽视了原住民的参与,没有原住民的参与,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在资本下乡和农业资本化的背景下,乡村建设要切实维护农民权益,防止乡村建设的去农民化,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0.
成都无论是从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是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力度,以及存在的市场潜能来看,文创产业的发展都已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总量和GDP占比,同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产业层面表现出原创动力不足,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不足等缺陷。如何优化文创产业的空间布局?如何从政策层面精准引导文创产业?成都在既有的良好文创产业条件下,需要更加积极构建文化创意消费生态产业链;加强文创产业的供给侧改革,精准对接文化创意产业消费需求;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原创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