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34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5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李海洋 《今日广西》2007,(24):62-62
铺天盖地的报纸广告、迅速崛起的网络求职、如火如荼的现场招聘会……越来越多的求职媒介,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找工作。客观上也为不法分子、无良企业以“假招聘”侵害求职者利益提供了空间。求职者找工作时更须多留些心眼提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232.
网络游戏外挂行为侵害了网络游戏著作权人的修改权和被许可使用人的邻接法益;“故意”和“背于善良风俗”应作为邻接法益侵害行为的过错和违法性要件的认定标准;同时,根据权利合理限制原则,一些外挂行为不构成侵权。基于网络游戏运营特征,本文论述了外挂行为人的损害赔偿范围;同时根据“微额损害”不予赔偿原则,还有一些外挂行为虽然构成侵权,但不列入损害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233.
不可量物侵害是指不能用传统的衡量方式加以计量,但能被人感知或对人体产生影响的物质,不可量物侵害的判断标准在实务中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轻微的不可量物侵害,权利人负有一定的容忍义务。  相似文献   
234.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性质、具体形态和责任承担的法律问题,既是法学理论界争议不休的问题,也是实务界经常遇到,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探讨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5.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危害性说一直居于刑法学的帝统地位。近年来,受大陆法系的影响,不少学者主张以法益侵害说取代社会危害性说。但实质上法益概念具有多义性,极易落入形式概念之泥沼,实难以担此重任。可以说,在当前中国刑法学语境中,社会危害性说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236.
大众传媒私密话语主要体现在各种情感类节目当中,这种情感类节目更多的是一种"曝光隐私"的过程.当大量倾诉者通过媒体"自曝隐私"时,这种过程极易造成对他人一定的法律侵害.这种侵害既包括媒体对当事人的侵权行为,也包括倾诉者对其他当事人的侵权行为,这些侵权行为与媒体在情感报道中法律意识淡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37.
由于债权相对性理论在债权领域根深蒂固的影响,第三人侵害债权自提出之日起就颇有争议.但是随着法学理论的发展,债权在特定的条件下跟物权一样也具有涉他性,其应该受到侵权行为法的保护。基于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在我国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8.
黄应生 《中国审判》2009,(10):76-78
本案被告人李官容故意杀人犯罪形态的认定的确值得探讨,似乎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以完全驳倒对方,可以箅是一个难案、疑案。本案难点和疑点主要体现如下:  相似文献   
239.
从违法行为的构成来看,行为人以一个主观过错,实施一个行为,侵害一个客体,就是一个违法行为。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过错,实施了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为,侵害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客体,就是数个违法行为。它包括同种类的和不同种类的数个违法行为。行为人实施数个卫生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数个卫生法律责任即为数责。如某行为人开一餐馆,其用水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个人卫生差无消毒盥洗和防  相似文献   
240.
犯罪本质论——一种重新解说的社会危害性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我国有学者主张用法益侵害说取代社会危害性说。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在德国和日本的刑法理论中 ,法益侵害并不是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 ,而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法益侵害说只是在名称上取代了权利侵害说 ,但并没有解决权利侵害说所面临的问题。这种取代并不成功。在我国刑法学界 ,用法益侵害说取代社会危害性说的作法是在重复法益侵害说取代权利侵害说的老路。我国传统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社会危害性说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 ,但没有解决如何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问题。其实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应该统一于行为的客观方面 ,只有表现为客观危害行为的主观心态才能给社会造成危害。这种客观危害既包括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直接危害 ,也包括给社会带来的犯罪预防成本和处置犯罪的诉讼成本。因此 ,在本质上 ,犯罪是以一定方式或样态给被害人造成直接损害的、给社会带来犯罪预防成本的并需要动用刑罚资源加以处置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