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34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5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侵害财产权会造成精神损害吗?会。要赔偿吗?要。有法律依据吗?有。行得通吗?当然。本文主要从 确立侵害财产权的精神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阐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72.
日前,郑州市中原应用技术研究所起诉被告刘显和杭州某有机硅化工公司侵害其商业秘密的案件在郑  相似文献   
673.
侦查行为是国家追诉犯罪的必需手段,但这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的实施又可能对公民的权利构成威胁或造成侵害。如何平衡追诉犯罪和保护公民权利的关系,在现阶段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4.
绝对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从请求权的角度着眼,系物上请求权乃至绝对权的请求权,它们不宜作为侵权责任乃至民事责任的方式,其理由大概有七点。它们不符合民事责任为债的一般担保的理论,不符合请求权基础的思维规律,不符合我国关于物权保护方法的既有理论。把它们作为责任方式,体现不出其优先效力的特点,不易说明它们原则上不适用诉讼时效的道理,难以解释这样的现象:在一般侵权行为场合,它们的成立不以过失为要件,而损害赔偿却要求过失。  相似文献   
675.
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起源于英国法,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发展,它以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作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请求权基础。在我国现行法并无明确条文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加以规定。本文认为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意味着债权人依据债权就可以向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追索,这无疑会大大破坏民法中债的相对性原则,动摇物权和债权分类的基本标准,甚至影响到整个民法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76.
王荣珍 《现代法学》2004,26(5):142-146
侵害债权制度已为许多国家的判例、学说所确认,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具有保护债权人利益、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功能,亦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司法实践所需。我国应在民法典中确立该制度,笔者就其立法设计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677.
仅限于主观诉讼的传统行政诉讼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日益增加的公益保护的要求。为此 ,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在环境保护、消费者保护等领域中确立了客观诉讼 ,或通过判例扩张性解释“法律权利”与“损害”等概念 ,使传统的主观诉讼客观化  相似文献   
678.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3月24日中国船舶原料供应福建有限公司所属“闽燃供2号”油轮,装载1千多吨燃料油从福建厦门港运往广东东莞沙田途中,在珠江口伶仃洋水域7号灯浮附近与台州市东海海运有限公司所属空载东海209号油轮发生碰撞,“闽燃供2号”轮油舱破损后沉没,造成珠海市部分水域及海岸带污染。  相似文献   
679.
技术和文化上的变革促进了跨国倡议网络的出现,并使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逐渐成为成为国际关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该网络在国际政治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现存的国内国际制度、国家主权观念等提出了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680.
《公安研究》2009,(3):91-91
沈木珠在《法学杂志》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网络载体名誉权侵害与纸介载体名誉权侵害在侵权方法方式及后果上有诸多不同,以网络版权侵害的服务商责任标准套用于网络名誉权侵害,是对被侵害人的不公正。在网络名誉侵权活动日趋隐秘,手段日显恶劣的今天,我国网络名誉权侵害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均存在一些未曾廓清的问题,法制的缺漏也需尽早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