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俄共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不仅完成了选举新一届领导机构等既定任务,而且就党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做出了相关决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规划了俄共近期的工作目标与任务。了解和分析这次大会的有关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俄共的未来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32.
列宁认为,阶级妥协在性质上有合理与叛卖之分,应从具体的历史条件、主观动机和后果影响等多个角度判断某一妥协行为的根本性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复杂曲折性、无产阶级力量的相对弱小以及中间力量的动摇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运用妥协策略的必要性。列宁曾多次灵活运用妥协策略协调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阶层的关系,其中既有对农民阶级的让步,也有对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通融。  相似文献   
33.
俄罗斯共产党自上世纪90年代初重建以来,曾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议会笫一大党,并成为总统选举最有力的竞争者。可是,不多几年,俄共就开始衰落。时至今日,俄共巳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俄共缘何如此大起大落,其间又有哪些问题值得深思,本文通过对俄罗斯政党政治生态环境的分析,对俄共缺乏自身正确定位的分析,从深层次解析其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4.
俄共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召开了十三大。这次大会不仅完成了修改党纲、选举新一届领导机构等既定任务,而且对共产党人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危机提供的机遇复兴社会主义作出积极回应。本文通过对俄共十三大文件的解析说明,俄共不仅明确提出为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而斗争,而且从思想理论、队伍建设、行动策略和国际联合等方面加快了迎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的步伐。  相似文献   
35.
社会主义建设史上,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产生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伟大力量。回顾最具代表意义的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发现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逻辑推进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增强党的战斗力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推进党的事业的伟大力量;党内力量的聚合以及同社会上进步阶级、进步阶层力量汇聚而形成的推动事业前进的伟大力量;团结和联合世界上一切进步政党和组织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36.
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思格斯、卡·考茨基、罗莎·卢森堡以及俄国民粹主义革命派民主建党的基本观点是其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日益成熟与俄国经济文化的极度落后是其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深入发展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不断推进则是其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7.
<正>1920年底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列宁领导俄共(布)又一次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时候,"托洛茨基派""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派别却挑起了一场关于工会问题的党内大争  相似文献   
38.
苏共的解散与苏联的解体,使俄罗斯的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然而,作为主流力量,俄共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决斗争,冷静反思社会主义理论与策略,产生了相当大的政治影响,使社会主义运动在俄罗斯又出现了转机。  相似文献   
39.
<正>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党史著作基本上都无一例外地说:经共产国际同意,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处派代表魏金斯基一行人1920年4月到中国来,会见李大钊与陈独秀,是推动与帮助南陈北李建党的第一人。然而,彭述之却在二十多年前独持异见,根据他的所闻所见,认为推  相似文献   
40.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刚刚成立,中国便爆发了五四运动。共产国际东方局曾接到海参崴方面的电报,知道中国曾发生几百万人的罢工、罢课、罢市的大革命运动。此事引起了列宁和共产国际的极大关注,随后共产国际作出了派人来中国与运动领导人建立联系的决定。1920年3月,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克(即海参崴)分局派维经斯基和夫人库兹涅佐娃、秘书马迈耶夫夫妇以及翻译杨明斋来华。维经斯基来华的使命是了解中国情况,同中国的革命小组建立联系,并考察是否有可能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4月,维经斯基一行抵达北京,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