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5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十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以民生为导向、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力。经过十年建设,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为下一步“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2.
吴琳 《国际展望》2024,(1):97-114+160-161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从美国强化日美同盟,牢牢掌握地区安全主导权的霸权秩序;转变为美国联盟体系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同时允许东亚地区合作兼容发展的复合秩序;再到2017年以来美国联盟体系转型且不断冲击东亚地区安全合作,从而形成竞争秩序。中国是东亚安全秩序变迁的直接推动者,通过管理中美关系,推动国际权力和平转移,重建地区国家政治信任,以新经济关系促进新安全关系,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塑造地区安全的多边治理框架,中国逐渐从权力、关系和治理三个维度建构自身的地区角色和地区战略。为了防止竞争性安全秩序进一步向对抗和冲突方向演变,中国应以维护地区秩序稳定为首要目标,在保持自身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新安全格局的构建,并聚焦全球安全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拓展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和路径,为推动东亚地区从竞争性秩序向包容性秩序的变迁而创造条件、积蓄能量。  相似文献   
123.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具体化,是运用中国智慧为人类自救于危难、发展于和平、成就于安宁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安全观是安全的一种理论化的体系性认知。“全球安全倡议”宣示了中国的全球安全观,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国际无政府逻辑,完好地回答了安全指涉对象、安全立场、安全原则、安全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式/内容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性与时代价值。全球安全是一种本体安全,“和合”是其正向价值取向的核心,共生、共建、共享是其基本特性。为此,“全球安全倡议”的实践前提是“和合共生”,实现路径是“和合共建”,价值目标是“和合共享”。维护与塑造全球安全的共建策略是,达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形成安全互助的良好态势,促成安全互保的战略环境,建成安全共享的治理体系。“全球安全倡议”作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框架设计,描绘的正是呈现和合共生、和合共建、和合共享的人类安全“前景图”,以保障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24.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和发展新动力,是中国对外开发和中外合作的新发展,覆盖从中国周边由近及远世界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中亚地区是亚欧大陆的腹心区域,是中国最直接的邻近地区之一,也是亚欧陆路交通的要冲和多种文化的交汇口,与南亚、东南亚一起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最直接接壤、项目最多、力度最大的"重点地区"。中国应与中亚相关国家持续努力推进,力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更多、更大、更显著的发展及合作成果。  相似文献   
125.
中国的世界秩序观是一种以"共同发展"为核心的发展型世界秩序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发展型世界秩序观的现实产物,从价值追求、互动模式、秩序目标三个维度充分展现出中国引导世界秩序变革的"中国方案"。同时,作为脱生于中国实践的产物,发展型世界秩序观要为世界所接受,需要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实践基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探索其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6.
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发展为主线,分阶段考察中国与东盟国家治理南海问题和推进区域合作的互动进程可以看到,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以及共同、合作与对话的安全观,坚持发展优先、致力于区域合作,坚持“东亚方式”与“双轨模式”,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妥处发展与安全议题的成功经验所在。这种地区经验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理念具有高度共同性,充分说明两大倡议来源于中国外交的长期实践。未来,面对美国发起对华全面战略竞争的地区变局,中国与东盟应坚持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理念,继续聚焦区域经济合作,通过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性安全,从而确保南海形势的稳定并寻求最终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7.
吴兆礼 《南亚研究季刊》2022,(4):20-38+155-156
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后,印度对华安全困境加剧并显著泛化,开始扩展到中印双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印度对华安全困境泛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其中既有边界争端这一历史性遗留问题的现实影响,有两国综合国力差距拉大后印度对华认知变化的推动,也有南亚地区地缘政治与百年变局下大国博弈加剧的作用。以实力对实力是印度应对安全困境的核心路径。为此,印度推进“新印度战略”,强化经济实力与军事能力建设,加大对邻国政策力度,提出“印太海洋倡议”,深化印太框架内与美日澳战略协调,推进“四边安全对话”机制化和扩大化。可以预判,印度对华安全困境是一种长期现象,这将导致印度对华政策始终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128.
"打击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是一项新的旨在防止核恐怖主义和制止核材料及放射性物质扩散的国际行动计划,是美俄两国共同安全观和防止核扩散与核恐怖主义威胁的成功努力与合作及其加强和扩大这些努力与合作的产物.中国加入"全球倡议"符合国家安全利益,是负责任中国的一个具体体现,是与美俄反恐和防扩散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9.
针对全球发展面临的多重挑战,习近平主席基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行动导向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全球发展范式,不仅贯彻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而且将联合国人类自由发展的思想具体化,并指出了解决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充分的根本途径。围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发展倡议以全球化和全球合作为基础,将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普惠包容作为三大实现机制,这三大机制通过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影响全球发展。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发展优先和行动导向,将全球发展共识转化为国际发展合作的务实行动,通过“围绕中心、项目引领、各方参与、加大投入、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六个方面构建实现路径。中国不仅倡导全球发展倡议,并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通过全面脱贫、“一带一路”倡议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等为全球发展提供中国贡献,对凝聚全球发展共识、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0.
李枏 《美国研究》2022,(3):9-24+5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政策虽然基本上因循冷战后历届美国政府的对非路线,但却更突出“大国竞争”的意味。特朗普政府的“新非洲战略”目标是维持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以“美国优先”为指导,强化与中国在非洲的战略竞争。拜登政府上台后,延续特朗普政府对非政策中“大国竞争”的意涵,但更多依靠多边组织和盟友来强化同中国的战略竞争,实行“价值观外交”,继续维持附加政治条件的对非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