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53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307篇
中国共产党   292篇
中国政治   675篇
政治理论   211篇
综合类   30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旺生 《现代法学》2003,25(2):3-10
法律解释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整体中具有辐射性和跨越性的重要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首要的法律解释权 ,解释法律应当遵循五道程序 ,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最高司法机关可以就司法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 ,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国现行法律解释的制度框架。这一制度框架中 ,立法法规定的法律解释制度在法律意义上是成立的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是否合法则存在疑问。现今绝大多数国家一般都以司法机关为主要的法律解释主体。中国实际采行的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司法机关都解释法律的二元化体制 ,前者是法律上的首要法律解释主体 ,后者则是实践中最主要的法律解释主体。几十年间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法律解释为数非常有限 ,倒是法律上处于其次地位的最高司法机关的法律解释为数甚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首要的和主要的法律解释权 ,在逻辑上是成立的。然而逻辑上成立未必能完全解决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会期不足因而不能随时根据需要解释法律 ,它并不具体应用法律因而难以适时就法律应用特别是法律适用做出法律解释。转变这种状况 ,单用所谓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分类方法是不敷需要的。在法治发达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12.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需应对的制度性障碍,主要是指农村和城市的一些现行制度影响和阻碍了向城镇转移农民的进程,如不尽快加以解决,会严重阻滞农村城市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徐张杰 《理论月刊》2006,(8):117-119
世纪之交,作为反馈社会生活信息的小说创作,虽然仅是阶段性的文学插曲,却以它“自律性”的节奏,弹指着社会转型时代“世俗”社会的不和谐基调。由此,本文试图从误释的叙事操作、媚俗着读者感观、迷惑于轻质扬文等现象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任何认识现象都存在由“自我”、“我思”和“我思对象”所构成的三元结构。在这元结构的内在关联中提出和讨论的基本问题,构成了认识论的问题域。哲学史上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提法和不同的解答,但迄今为止也并没有一个使认识论没有必要再“论”下去的最终答案。只要人类认识现象还在,认识的元结构就必然存在,在此基础上所生发的问题域也就会存在下去,哲学认识论就不会被消解,但问题会常提常新。  相似文献   
15.
紫萍  赵芳 《今日民族》2007,(5):57-59
3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15日这天,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镇绿槐办事处凹子村,昆明市民委赵殿桦主任、李兰芬处长、禄劝县委常委、县纪委汪洪昌书记、县民宗局张成武局长等一行的到来,让全村90多户彝族群众感受到了春雨般的滋润,因为,困扰他们多年的饮水困难终于有望解决了.  相似文献   
16.
谭君强 《思想战线》2004,30(5):106-109
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尽管并不存在像现代主义跟现实主义之间那样的明显"断裂",但其间依然显示了独特性。后现代小说在叙事方面显示出如下特征:对作品的复制与多重复制,融合事实与虚构、现实与神话、原创与模仿,消解文学不同类别和体裁的界限,叙述主体的"本体论"运用与戏拟式变换,不可靠叙述者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探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特点、情节模式和意象特征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该书的主要魅力之一在于作家将小说的叙事、结构和意象等方面与小说的主题紧密结合 ,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民族生态审美叙事的关键是科技隐喻与民族生态隐喻交合互动 ,它在正义性原则指导下可保证民族生存与文化具有可持续生存指标 ,一种吸收变革而不丧失认同性活力的能指 ,从而使人与自然及民族间的交往灵活地进行。进而 ,在科技隐喻与民族生态隐喻等“多重隐喻”的功能交合辐射的过程中 ,人类超越自身而形成把握实在意义的方式与前景 ,最终形成对科技导致的生态危机与民族冲突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次详细论述了遥控反能动二元起爆爆炸模拟装置的原理、制作以及工作方式,针对此类装置所具有的遥控反能动功能,提出安全排除工作中的要点,在爆炸装置日趋复杂化、先进化的今天,为爆炸装置的安全处置及复原分析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毕飞宇的小说在叙事时间的形态上发生过三次比较明显的转换。即:早期的不连贯形态,中期的中断和跳跃形态;中后期和近期的线性形态。随着这种转换,其小说中历史与时间之间的冲突和较量也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