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先秦古籍中留下了古人对六盘山的赞誉。《山海经·西山经》(卷二)有这样的描述:"华山西七百里曰高山(六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入渭,其中多磬石、青碧。"从古到今,无论凡夫俗子,无论文人雅士,无论皇亲贵胄,无论英雄豪杰,大凡翻越六盘者,要么山因人而闻名,要么人因山而出名;要么山因人而景胜,要么人因山而心胜;要  相似文献   
32.
先秦时期,儒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经纶天下的气概,积极探索着治国安邦、平治天下的政治良策。他们在建构自己独特的政治学说———伦理政治时,将"以德配天"、"亲亲尊尊"、"德治仁政"、"天下一家"等作为政治道德的核心理念。这些政治道德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先秦儒家政治道德理念有先天的缺陷和致命的弱点,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3.
"德治"是先秦儒家伦理政治思想学说的基本主张,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孔子提出三点德治主张强调德化教育;强调为政者要有好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仁者爱人"精神的施政内容.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用"仁政"概念代替"德治"概念.荀子在继承孔孟德治思想并吸收管子学派某些法治和礼法并用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从政者要有"道德之威"及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平政爱民"德法并用,以德为主的德治思想.  相似文献   
34.
一位对中国思想界情况颇为熟悉的年轻朋友送了我一个绰号:局外人的单口相声。如果其中还蕴含着某种褒义的话,我愿意将这项帽子转送给钱宏兄。因为他比我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5.
前不久,易中天做客宁波天一讲堂,开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谈到老子的"无为"思想,易中天举例说:"最差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讨老婆也是一样,就要娶最丑的。"怪谈1《史记》谈老子不靠谱这个名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讲座一开始,易中天就向读者  相似文献   
36.
先秦科学技术是在长期的奴隶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存在技术缺陷、交换发展、环境破坏等问题,出现了科技伦理约束机制。包括儒墨道法的仁、法、刑、度对技术的制约,也包括物勒工名的具体制度,这对于当代科技伦理建设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7.
众所周知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在其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秦始皇"奋六世之余列,挥长策而驭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缔造了秦王朝的辉煌。但重刑伤民,"刑罚积而民怨背",人民终因不堪忍受暴政而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昔日强盛的秦王朝顷刻间灰飞烟灭。从这一历史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家思想本身也存在着不可掩饰的弊端。本文从正反两方面简要分析了先秦时期的法家思想。  相似文献   
38.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自我分为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两个层面,先秦儒家持一种外在自我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关于内外自我相互交通和自我整体建构的主张.儒家学者认为自我人格整体的建构,须经历从以"诗"所表征的生命意义,走向以"礼"所表征的行为规范,最终达到以"乐"所表征的本真存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9.
吕蔚 《求索》2010,(9):197-199
先秦是中国散文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也是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但散文思想仍处于蕴育阶段,着附于儒家思想。至汉代,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依托的散文思想,主张散文的讽喻功能,并提出了明道、宗经、征圣及实录等创作原则。至此,中国散文理论正式形成,儒家散文经典也成为后代散文之圭臬。  相似文献   
40.
宋振凌 《求索》2011,(3):120-122
重民思想属于实证性范畴,而民本思想属于规范性范畴。在研究先秦古代文献时要对这两种思想加以区别辨析,不能笼统地当做民本思想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