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根据《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典籍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逐渐衰微,但传统尤其是文化传统的力量仍然是巨大的。周礼的核心是礼乐文化,而《诗》是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人热衷于引诗、赋诗,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其作用一是诉诸权威,二是显示博学,三是修饰,这三种作用都带有维持文化连续性的功能。因此引诗、赋诗现象在春秋时期得以不断发展,这样的文化继承传统也为《诗》的传播和阐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诗、赋诗既是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也反映了当时一种共同的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42.
王艳秋 《湖湘论坛》2009,22(1):68-70
和谐是冬类所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和谐社会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对于今天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丁磊  吴超晖 《前沿》2010,(20):177-179
先秦儒家道德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文化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儒家伦理道德建设体系的基石。孔子开启了以"知耻"为核心的中华民族道德荣辱观的源头;孟子明确提出了"荣""辱"的概念,对荣辱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荀子则是系统论述道德荣辱观念的先秦儒家代表,先秦儒家道德荣辱观由他而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44.
王晓宁 《学理论》2008,(6):87-88
记得有人说过,古希腊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之源。我们也可以说,先秦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之源。先秦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书籍,二是诸子言论。那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个大变革的时代,还是个言论自由、思想家辈出的时代。我们几乎能从这个巨大的思想宝库中挖掘出所有我们所需要的思想观点。笔者仅就诸子的人才观谈一点自己的心得。  相似文献   
45.
以诸子学视角重新审视法家诸子的内在联系,质疑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对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并列划分的合理性,对法家学派的渊源重新进行考察,结合先秦儒、墨、道三家显学的演变传承、互相影响之过程,析清法家学派的属性。韩非之前法家作为松散的学术集合体,法家诸子分属不同学派,直到韩非继承三家显学传承,法家学派才得以确立。韩非作为法家集大成者、诸子集大成者,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6.
我国古代以诸子平均析产为主干的家产继承方式在商鞅变法时期已经形成,一直通行到近现代。在此期间,唐代是第一个可以系统考察的时期,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习惯方式和可行的律令规定,逐渐定型化和体系化,本文就以唐代为横断面,围绕这一基本特征对家产继承方式的主要方面作些考察。  相似文献   
47.
本文立足于<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对先秦诸子在王霸之辨、交邻之道、自然状态及社会国家起源说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同时,对诸子书之外的先秦典籍如<春秋左传>、<战国策>、<大学>、<大戴礼记·朝事>等也做了新的解析与再认识.最后,本文对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现代化的前景及如何构建国际关系中国学派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的生态观既具有超前意识又有无与伦比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适合现实农村的需要,又易于被人们接受。所以,先秦儒家生态观理应成为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9.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对我国春秋战国时的政治和法律实践产生了最大的影响。法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改革家、思想家、政治家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法哲学思想方面,法家为中国古代法律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做出了不可比拟的贡献。  相似文献   
50.
2008年10月20日《学习时报》刊文认为,责任伦理是信念与责任的有机结合,而且信念是责任的源泉,任何负责任的行为都是在信念的引导下实施的。先秦儒家与当时其他各家各派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坚守着崇高的道德信念。对于一个现代政治家而言,从中可以吸取的,最主要的可能有两点:一是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一是天下为公的道德情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关切,对个体生存和人类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