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我国先秦时期处于封建社会向王权专制转向的大变革时期,社会动乱使得思想家纷纷关注秩序重建。儒家以礼制为路径,围绕正名定分、采取教化措施、通过个人修养来使人自觉遵循规范;法家以法制为路径,围绕法律刑罚、国家机构执行、通过外在强制引导人的行为。其共同开辟了秩序建立的两种路径,之后两千年王权专制统治采用礼法并用、内外结合的策略来确保自身统治秩序。今日之中国恰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秩序面临严重问题,可借鉴儒法内外结合、软硬兼施的智慧,通过建立现代价值规范、实施现代法治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2.
先秦儒家思想家运用朴素辩证法和早期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治国之道 ,其中关于犯罪预防和社会控制的思想尤为值得现代社会的综合治理用以借鉴  相似文献   
63.
王宝成 《各界》2014,(11):33-34
秦之败亡,人皆言败于严法刻刑、横征暴敛,尤以焚书坑儒最为人诋毁。秦始皇看起来与诸子为仇,其实不然。汉武帝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整齐人心,国家得以大治。实际上秦始皇之统一六国,先从纵横家之说,至有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的局面,后从韩非、李斯之策,  相似文献   
64.
孟姜女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  相似文献   
65.
申波 《传承》2008,(22):58-59
战国时期,由于思想自身的"突破"和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思想界出现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从战国后期开始,随着统一帝国的即将来临,各家思想出现了互相融合的趋势,并且一直延续到汉代武帝初年。这一趋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对思想史的自觉意识;二是站在自家的理论立场对别家思想的有限吸收;三是抛开派别之争,企图建立统一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6.
先秦儒家诸子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治国方案,德主刑辅、礼乐教化、修身克己、为民制产、选贤任能、与民同乐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从总体上看.儒学是先秦儒家诸子构建和论证其治国方略的哲学基础。透过先秦儒家的治国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7.
《弟子职》是研究古代礼仪和教育的重要文献,保存于《管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于”孝经类”,朱熹将其编入《仪礼经传通解》,并加以注解。《弟子职》与《曲礼》、《少仪》等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不能由此断定其为汉儒作品,它应该是管子学派教学时的弟子守则。  相似文献   
68.
《君主论》中的政治观念与先秦法家思想同是现实主义的政治思想,二者之间在"性恶论"、"实力论"、"统治权术"等方面有着相同点,但在其社会历史背景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上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69.
信访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 自先秦时的"谏言"起萌芽,至唐朝发展相对完备,至清朝"京控"发展至成熟. 而在现代,1971 年,《红旗》 杂志刊登《必须重视人民来信来访》一文,第一次公开把人民来信来访称为"信访". [1]从此,"信访"成为了一个有特定社会内涵并且被社会认可的专用术语. 信访是公民为维护个人或公共利益采取的有针对性的诉求活动,是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体现,是公民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达方式, 有利于国家机关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冲突.涉检信访工作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检察机关的建立、变迁、发展而不断演进,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涉检信访处置中的问题也不断凸显.本文拟从涉检信访的沿革入手,厘清涉检信访之含义,分析涉检信访处置中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0.
徐嘉 《唯实》2002,(6):7-11
真、善、美是人类最高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我国先秦时期儒、道两家的价值理想 ,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儒家的价值理想以“仁”(善 )为核心并统摄真和美 ;道家则以“道”为核心 ,其中有求真的向往 ,并贯穿于善与美。孔、孟、老、庄对真、善、美的理解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对他们这方面思想的比较 ,展现了先秦儒、道的价值精神及其中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