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探讨了古代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华夷秩序的历史渊源,论证了华夷秩序是先秦畿服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
张弓长 《长白学刊》2005,(2):112-112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74岁高龄的刘建国教授,耗费了20年心血,于2004年7月写成并出版了他的新著--<先秦伪书辨正>.读过该书之后,感到深受教益.书中资料的丰富,论证的精详,见解的大胆,令人惊异,体现了作者研究态度的执着.对于中国古文献的认识历来存在很多争议,其中不少著作被定为伪书,且为学术大家之言.展卷读之都感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无从分辨是非.刘教授的贡献在于他对先秦49种所谓伪书,遍查古籍,重新考证,提出了与以往某些大家不同的意见,将古文献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古文献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著作.  相似文献   
93.
《尚书·周书·吕刑》中曾提到过刑法审判中的五大弊端:依仗官势、挟私报复、暗中做手脚(一说听信女人枕边风)、索受贿赂、谒请说情,即所谓“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如果法官行为在这五方面有失检点,造成判罚不公,“其罪惟均”,意思是其罪过与犯人相同。可见,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即开始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94.
做客之礼     
彭林 《学习导报》2012,(20):46-47
带着礼物去见朋友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仪礼》当中的《士相见礼》提到,士与土初次见面,一定要带着“贽”,就是见面的礼物。如果主人辞谢,那么客人要说:“不以贽,不敢见尊者。”意思是说,不带着礼物,  相似文献   
95.
人性善恶能否"以利害推说"是中国传统伦理史中的主要议题之一,虽于古有诸多论述,但于今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从先秦道、儒、墨、法四家利害观中不难看出,"利害"和"善恶"紧密相联,其联结点是"趋利避害"这一"人性"或"人情"。趋利避害尽管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都具有的性质,不过,在道德世界里,自然层面的趋利避害是人的一般性,而伦理层面的趋利避害则是人的特殊性,人之所为人一定程度上就在于人能够根据"善恶"的理念和准则趋利避害,这也是先秦道、儒、墨、法四家利害观的主题。  相似文献   
96.
97.
儒家在先秦时期所奠基的德育思想,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融汇吸收各家所长,是中国传统社会近两千年的主流思想。通过漫长的岁月积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积极向上且行之有效的德育理念和方法、途径。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于身处21世纪的高校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着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8.
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激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空前发展的时期,更是寓言文学兴盛的黄金时代。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先秦寓言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比兴的运用;意蕴的朦胧美;幽默讽刺的喜剧美;人格化的手法。  相似文献   
99.
老六月雪 《党课》2011,(6):102-105
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20余年,史称“商鞅变法”,经此一变,秦国大治,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  相似文献   
100.
高校生态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理念,使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自然、伦理地关怀自然、艺术地欣赏自然。人们除了学习西方生态教育理论外,也不应该忽视从中国先秦儒家生态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先秦儒家生态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尊重自然、仁爱生命、合理消费等生态思想,借鉴和继承儒家的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教育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