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人生不是循环,每个人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绝大多数人的痕迹会随着岁月飘散殆尽,雷锋不是。哲学上有一句话,叫缺席的在场。雷锋离开我们50多年了,他没在今天这个世界活着,但是只要我们一谈论这个国家精神元素的时候,雷锋就会出来,所以叫缺席的在场。一个历史人物,能够达到缺席的在场的程度,那定是一个时代中不可或缺的。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称赞: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  相似文献   
12.
岳庆平 《人民论坛》2012,(10):48-49
我们不能责怪先贤们没有考虑到这些共识的局限性,因为当时没有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和危机。我们要把人类共识的每一块基石都翻过来看看,有裂痕的要补上,破碎的要换掉,也许还要从全人类包括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中寻找配方打造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大国竞争中,国际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舆论格局并未发生与国际格局相称的变化,国际舆论仍由西方主导,强权政治的逻辑在其中起主要作用。中国虽然已经成为能够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但对国际舆论影响力不足,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所塑造的中国形象被严重歪曲。为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努力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并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这有助于引导国际社会认识中国发展的和平性,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彼此欣赏,消除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负面影响。增进文明交流对话、加强国际舆论引导,要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入人心,使国际社会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及其当代价值,阐释好中国的发展战略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这几年老天爷着实有点儿不太给力,世界上地震火山洪水雪灾此起彼伏,也合着某些人类不争气,愣是折腾出个金融危机,于是古玛雅人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便日渐流行了。从对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的热议到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流言,从神曲《忐忑》的传唱到玛雅历众说纷纭的解读,2012似乎成了全人类最为担心的年份,随着它的到来,不少人心中竟然真的忐忑起来。据说重庆一男子相信  相似文献   
15.
人的需要不限于经济,人类文明的分类也不应仅限于以经济为中心的旧分类。人类的文明进步在于人的需要的逐步满足。人的终极需要永远是幸福。由此看来,从古至今,人类文明有三种基本形态,这就是普遍辛苦的原始文明,少数人幸福主义的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以及普遍幸福主义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把世界的目光集中到中国,5·12大地震,又将世界的爱心和帮助集中到了中国。因为,如同奥运会属于全人类一样,发生在中国的这次地震灾害也同样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奥运圣火一路走来。5·12大地震,为它注入了更加深刻内涵——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生命之火。  相似文献   
17.
马平 《人民论坛》2022,(22):112-114
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只有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才能推动各种文明在互学互鉴中绽放更夺目的光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具有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不仅是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所在,也蕴含着能为人类提供正确指引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8.
19.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一个标识性成果,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研究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前提性问题,而前提性问题的解决,是准确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必要条件。这些前提性问题包括对“共同价值与共同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真实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与抽象的‘类’”关系的理解。依据唯物史观,“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而非价值观,“全人类共同价值”依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生产方式下人应有的群体性存在方式,“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不是永恒不变的抽象的人类,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类。正是这些前提性条件,决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20.
全人类共同价值站在世界发展与人类进步的道义制高点上,旨在打破不同国家和地域间的文化隔阂,赋能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和大国担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对解构西方的“普世价值”话语霸权、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根基、提升中国的对外话语权和软实力等方面具有深层价值意蕴。当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仍面临传播环境阻滞、传播主体协同性不够、传播受众针对性不足、传播媒介影响力不强等多元困境。为此,应通过优化国际传播环境、整合国际传播主体、对国际传播受众进行细分和策略选择、打造国际传播媒介矩阵等多维路径协同推进,全面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