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118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3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1篇
法律   1786篇
中国共产党   2297篇
中国政治   4250篇
政治理论   2018篇
综合类   228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1038篇
  2013年   1081篇
  2012年   1324篇
  2011年   1372篇
  2010年   1149篇
  2009年   1112篇
  2008年   1099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740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斌  刘智鹏 《法制与社会》2011,(13):47-48,56
网络环境下著作的获取较为便利,但是这种技术性的可能因为受到现行法的制约没有得到最大化的体现,现实下的作品利用仍然面临种种困境。现行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著作权的完整全面保护给知识扩散留下的空间不尽合理,从著作权人角度来看,在著作权制度下释放作品促进传播不够便利,从利用者角度来看,作品利用的诸多现实困境亟待制度上的突破。创作共享制度正是本着扩大公共领域的宗旨,在著作权体制外开辟了新的知识扩散路径。  相似文献   
992.
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公共事务面前,政府垄断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无能、腐败和缺乏回应性等缺陷逐步显现,人们开始反思政府垄断供给公共产品的正当性和有效性。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公共行政、提供公共产品,是合作治理模式下的必然趋势。然而,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存在易脱离控制与监督、追求自身利益、偏离行政目的和公共利益的风险。通过正当法律程序的建构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公共产品供给行为的监督,确保非政府组织公共产品供给的公益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高效优质以有效达致行政目的是行政法律规制的重心。  相似文献   
993.
王建莲 《群众》2012,(6):61-62
实现“两个率先”,文化是灵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当前,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城乡统筹要求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相似文献   
994.
《学理论》2016,(2)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交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社交媒体舆情也应运而生。社交媒体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政府治理中也意义重大。通过对社交平台上社会事件以及热点问题的舆情分析,总结出社交媒体舆情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并阐述社交媒体舆情发展在我国政府治理中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最后针对社交媒体舆情在政府治理中的影响与作用,提出政府对于社交媒体舆情发展治理的几项策略。  相似文献   
995.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过程中,单个行政主体无法应对和化解跨域性公共危机,跨域合作治理成为必然选择。我国地方应急合作属于全方位、行政主导式的合作模式,其合作创议从"随意"走向"规范",合作过程呈现非完整性特征。在地方应急合作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功能单一、制度不健全和结构体系缺失等问题。为此,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互动的新型合作模式,重视府际合作关系中的利益补偿,完善跨域应急协调机构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形成彼此信任关系与合作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与交流》2001,(1):41-41
与私有化的倡导者们不同,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在经济绩效方面,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不分轩轾;并且,公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而私有企业不可能带来这样的效果。英国的两位学者史卓顿和奥查德在《公共物品、公有企业和公共选择》一书中,从理论和经验证据相结合的角度对“公有企业无效率”、“公有企业的出路在于私有化”的观点提出质疑。该书从以下几方面论证了公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并对私有化的观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新时期如何界定二者的关系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政府和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和媒体关系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到政府与媒体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一些启示,构建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污名化是社会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单向度"贴标签式命名"的权力关系,虚拟社会完全颠覆了传统污名现象中的二元权力结构,原本被固化的污名关系得以重新建构,污名化的对象指向由此产生了根本性逆反。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污名化成为虚拟空间社会互动中的常态化现象,呈现出污名对象日渐增多、污名内容日渐延伸、污名动机日渐复杂、污名方式日渐多样、污名风险日渐扩大的泛污名化趋势。究其成因,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媒介污名是虚拟社会泛污名化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内在基源和技术来源。这种现象激化了阶层对立与群体冲突,衍生出了多种社会风险,需要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并在虚拟社会管理中予以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999.
陈路平 《工会论坛》2014,(3):129-131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论是对传统外交方式的一大补充,它在传统外交方式式微的情况下明确指出了软权力的重要作用,而公共外交的开展恰恰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软权力论是美国开展公共外交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独立自主地开展公共外交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由于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存在疑虑,甚至采取敌对态度,开展公共外交,是促使其他国家对中国增信释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中国应更加重视开展公共外交,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完善政治体制机制、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等措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00.
在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的舆情掌控、应对水平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甚至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事态的发展。面对复杂的社会舆情和网络环境,单纯的封堵和封锁舆论,显然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在此种复杂情形之下要想在危机应对中处置得当,必须提高舆情掌控者的媒介素养,尊重媒体的传播规律,重视在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媒体选择,解决好危机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