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3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2篇
各国政治   207篇
工人农民   94篇
世界政治   4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8篇
法律   2417篇
中国共产党   3847篇
中国政治   6153篇
政治理论   2448篇
综合类   297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1433篇
  2013年   1498篇
  2012年   1799篇
  2011年   1861篇
  2010年   1643篇
  2009年   1599篇
  2008年   1543篇
  2007年   1200篇
  2006年   1070篇
  2005年   794篇
  2004年   697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韩国崔溥的《漂海录》全方位、多层面地描述了明代中叶的中国形象,包括以自我形象为参照系形成的许多负面中国形象,如儒风不振、局部社会治安混乱以及民众的不良风俗等。这些负面中国形象有一定的客观性,同时也是崔溥以及全体韩国人对中国集体想象的结果,包含夸饰成分,言说了他者进而凸显了自我,也反映了朝鲜王朝进一步认识、利用中华文化的愿望。  相似文献   
62.
房福贤  孙峰 《理论学刊》2007,(11):117-122
就山东的地域文化来说,占主流地位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形象,体现着民间色彩的"好汉山东"形象却更为人们所认同、流传更广泛。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水浒传》的传播有着极大关系。《水浒传》不仅在"好汉山东"这一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以其特色鲜明的英雄叙事传统,深深地影响了百年"好汉山东"的文学想象与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63.
新公共管理:背景、特征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珊 《前沿》2005,(5):164-166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伴随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到来, 西方各国进入了政府管理改革的时代。作为这场改革运动的理论指导, 新公共管理迅速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本文试图在借鉴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总结新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与原因、内容和特征, 并客观认识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64.
鸿畅镇位于禹州市西南部,西连钧瓷之都神厘,东接华夏第一都禹州。全镇面积69.46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5.9万人。神(厘)郸(城)铁路、郑(州)南(阳)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鸿畅镇是百代画圣吴道子的故里,豫中西部闻名遐迩的工业商贸旅游服务经济重镇和中州名镇。  相似文献   
65.
预案体系包括: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五个层次已经编制完成: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应急预案、80件部门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6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67.
《公安研究》2010,(1):43-43
王嘉瑞在《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防范和化解各种公共危机,是各级政府树立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发生是难免的,政府如何通过应对各种公共危机,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8.
张华  陈朋 《理论导刊》2007,1(3):91-93
公共决策的制定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政府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分配正义的重要手段。因此,现代行政国家要求法律将不能再仅仅关注于解决私人和政府之间的争议,而是要提高行政过程的实体性因素,为公共决策的形成和实施予以法律学的判断和见解,提供有效的公共决策失效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69.
丁大晴 《行政论坛》2003,(5):16-1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施行,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特别是财政经济活动中的一件大事。充分认识和揭示这一法律制度的内涵和功能,对于切实提高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办事效率,塑造高效政府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0.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始终不渝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率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就因为我们的共产党员始终保持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党中央在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党坚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的重大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