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361篇
中国政治   395篇
政治理论   75篇
综合类   1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半月速览     
《当代广西》2012,(22):4-4
11月5日,自治区政府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北京签署共同推进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统一的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更新、集成共享和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广西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2.
《党政论坛》2012,(7):68+65
半淞园路社区是黄浦区的百年老社区。近年来,半淞园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与区域发展目标相结合,注重与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相结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不断深化文明小区、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区39个居民小区广泛开展"百万家庭低碳行"以及道德评议、文明劝导等各种主题活动,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精神文明工作为引领,半淞园路社区市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荣获2010—2011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  相似文献   
33.
统战视窗     
《政协天地》2012,(9):49-49
·致公党福建省委办公室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紧密结合"同心"行动,认真组织开展"一周课堂"骨干培训、《致公讲坛》专题辅导、参政议政进支部、征文、走访慰问、社区共建和体育竞技等喜迎十八大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34.
2021年1月18日,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带队到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调研养老人才队伍和老年学科体系建设情况。龚建明一行参观了校企共建上医健康产业学院、养老、康复、护理、生命文化学院等实训室,详细了解了老年福祉学院和生命文化学院学生教育教学情况,听取了学院党委书记邹文开对学院养老人才培养和老年学科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并与教师代表座谈交流。龚建明表示,农工党以推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工作主线,积极履职建言。  相似文献   
35.
36.
37.
《行政论坛》2019,(3):103-109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离不开精准研策和精准施策,需要借助有效的公共政策工具。在社会层面形成大扶贫格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制度安排,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政策工具选择。产业扶贫事关贫困地区造血机能,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社会公益参与其中并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的根本路径,然而在实践中往往面临志愿性政策工具失灵的理论困境以及诸多现实难题。通过对"马兰实验"的个案研究,可发现一种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特征的社会公益参与产业精准扶贫的独特机制:"共建"即多方主体共同兴办扶贫产业,"共治"即各方主体共同管理扶贫产业,"共享"即各方主体共享产业成果,借此形成一套由社会公益组织小农户融入现代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机制。该机制能够有效地防治志愿性政策工具失灵,形成精准高效的扶贫共同体,进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精准脱贫的可靠推进。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天峻县木里镇利用煤炭资源富集、开发企业较为集中的优势,在总结企地共建先进经验基础上,围绕延伸企地共建生命力,将村企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协调,全方位共建帮扶、一盘棋统筹发展,以“黑色煤炭业、绿色畜牧业”构筑多元增收格局,  相似文献   
39.
40.
纵观30多年来中国的建设发展进程,呈现着从"国家构建"走向"共建共享"的变革轨迹,因此,当下的法治中国建设就应采取共建共享的建设路径。这既是化解转型风险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客观要求、传统文化与本土国情的最优选择,也是共享经济时代的必然反映和世界变革趋势的重要体现。而基于这一路径,则需要通过国家与社会层面的共建共享、中央与地方层面的共建共享、多元社会层面的共建共享的推进策略,来塑造双向构建、多元包容、共建共享的法治秩序,进而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