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139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来令人思索和回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并的视角,对几千年中国法治本文作者杨庆育先生以学者型学以及类型转换的研究。是对中国法律史进行一种类跨度上涵盖整个中国历史,《法治是什么》一书时间《公民导刊》的同志常看到我在《中国新闻周刊》写的书评,就约我能否结合法治的问题写写,也以此给大家推荐几本书。这并非我的长处,但借此机读书就很有意义。其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  相似文献   
132.
龚传星 《求索》2011,(5):244-246
《庄子·天下》对于先秦学术史的分疏乃是基于道、术分离这样一个基本观念。然而这个道、术分离的判断依然是一个需要被追问的话题。实际上道、术的对举乃是道术与方术的对举,而道术与方术的对举是"以物观之"的态度,此态度并不透彻。由此导致《庄子·天下》中存在道术为一,却又分离的困境。更为透彻的观念是以道观之。如"以道观之",则道术与方术并不存在对举现象,"以道观之",道、术为一,道在术中,对于学术史的梳理应当回到"以道观之"的观念,如此《庄子·天下》中所存困境即可化解。  相似文献   
133.
储昭华 《人民论坛》2020,(12):120-123
从共舞中的一员逐步走向思想舞台中心,成为主流之一,是近十年文化保守主义最显著的变化。随之而起,从以“抗争”求“保守”,转向以引领潮流、走向世界为目标的“进取”之路,则是其更深层次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毋庸置疑,但其所面临的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唯有在文化反省的基础上辨明自身的方向、目标与进路,才能更充分地彰显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进文化自信,避免重蹈历史和他者的覆辙。  相似文献   
134.
作为一座历史名城,济南文化悠久,民俗更是丰富多彩。但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传统民俗逐渐淡出了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对国外节日以及西方文化的推崇。因此,深度挖掘、大力推广济南的特有民俗,将民俗品牌化思路进行凝练和提升,对于建设"天下泉城"文化品牌、树立本土文化自信都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35.
说起队伍建设,许多人一定还记得十年前电影《天下无贼》中那句“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的经典对白。可见,“人心”在队伍建设之中是多么重要。当然,本文所指“队伍建设”并非如那部电影中的窃贼团伙,而是指我们一直寄予希望与厚爱的政法队伍。  相似文献   
136.
赵庆 《学理论》2011,(17):217-218
《明夷待访录》一书计十三篇。"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待访"是等待贤者来访。《明夷待访录》是一部猛烈抨击封建主义,闪烁着民主思想光芒的杰出政治专著。在这部著作中,黄宗羲试图探求封建社会兴衰演变的原因。虽然他还不能从经济关系中,去揭开封建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他深入地探讨了封建君主专制所带来的种种病疾和弊端,接触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知何时被转换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者其实有所不同。在以国为家的君主眼里,“国事”是君主家的私事儿,不关老百姓;而“天下”亡不亡。才是老百姓的事儿。清朝末年,英军和清兵在广东珠江口为了鸦片大打出手。两岸有众多民众瞧热闹。每有官船被火炮击中,民众即鼓噪取乐。  相似文献   
138.
牛攀 《前沿》2013,(22):171-172
明末,很多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带来了新的地理学知识和新的世界地图.这些新事物在当时的士人阶层中引起了不小反响和议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国人心目中的“天下”观念,至少让他们的眼界更开阔了,知晓了一些“天下”以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9.
140.
近代中国学者对于国际法主体的探讨,始于对世界情势的全新认知,对中国国家地位的重新判定.一方面,这一认知意味着对中国人文传统中极富特色的“天下观”的颠覆,“万国同存”的意识是中国人理解“国际”、接纳国际法的观念前提.另一方面,这一反思也带来中国国家意识的唤醒,对中国国际定位的修正,培植出系统研究国际法主体的土壤.国人融入所谓文明国家体系的努力反映至国际法学的研究中,便表现为对欧洲国际法学主体理论的系统接收,以及在敏锐地追随时代趋势的基础上为中国立足于国际社会所应有的地位与权益寻找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