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84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1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8篇
法律   1221篇
中国共产党   780篇
中国政治   1198篇
政治理论   393篇
综合类   80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正>两周时间,三个地区、六个县市,这是反映省人大常委会务实高效地开展黑土地保护视察的一组数字。为了配合7月末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黑土地保护情况的报告,6月23日至7月3日,以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守臣为首的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深入长春、吉林、四平和公主岭等主要黑土区进行视察。通过这次视察活动,省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掌握了我省黑土地现状及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常委会审议形成了对政府有法律效力的交办意见,督促全省各级政府统一认识,认真落实和不断加强黑土地保护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黑土地保护意识的提升、机制的完善和法制的健全。  相似文献   
962.
效率与公共性的关系一直是公共行政学的核心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围绕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共性优先促使公共行政学朝向了不同的发展轨迹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与理论流派,但效率与公共性却始终未能实现在平衡共生下的融合。20世纪末兴起的治理掀起了一场有关于公民参与的治道变革。治理民主变革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代议制民主的地位,在后现代性的话语诠释中表现出了其宏大的变革公共事务以及推进政治重建的旨趣。一方面,在价值上,它要求从合法性向公共性转变并以去中心的社会建构促成公共性的再生产;另一方面,公共性原则下的多中心合作治理制度安排则内在地指向治理绩效的获得。基于此,作为多元价值共存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治理民主在理论上暂时突破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核心假设,并为实现效率与公共性的平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963.
在公民权利实现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与冲突的因素,如何更好地平衡它们的关系,对于权利的实现至关重要。在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上,二者需要平衡,权利保护与权利限制也需要平衡,多数人的权利与少数人的权利也需要平衡。  相似文献   
96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城市都处于快速建设的浪潮中。人们在感受着城市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也在亲历着城市房屋拆迁带来的各种令人震惊的事件。面对拆迁户的无助与无奈,“公共利益”这一城市房屋拆迁中强制力的动力源泉已逐渐成为正确区分公益性城市房屋拆迁与商业性城市房屋拆迁的主要依据。本文将就公益性拆迁与商业性拆迁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公益性城市拆迁的发展轨迹及方向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965.
新近制定出台的《行政强制法》,秉承了以往行政立法的传统和做法,既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又保护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然而,将“目的价值平衡”作为行政法的立法目的,或者将“公私利益平衡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都会带来理论上的困惑和影响到法律的解释与适用。虽然在行政法实践中的确存在着“公权力与私权利的二元紧张关系”,而由此法制现实所导出的“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平衡”命题也具有宪法上的规范依据--宪法上的公私利益平衡原则,但它只是行政立法的一项原则。因为“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平衡”命题并不是一个恰当的行政法命题,而是一个宪法命题。  相似文献   
966.
2012年3月新修订、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首次规定了庭前会议制度。根据新《刑诉法》第182条第2款,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法《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最高检《规则》)对庭前会议的适用作了进一步规定。但上述规定仍较原则,各地相继开始的一些司法运行也做法不一,学界对于庭前会议制度中的个别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亟需在对近来各地做法调研、分析并结合庭前会议制度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探索庭前会议制度运行的长效机制,从而真正发挥其在促进程序公正、强化人权保障、提高审判效率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7.
武装无人机的应用:挑战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亚滨 《外交评论》2014,(1):147-160
进入21世纪以来,武装无人机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如美国现代高科技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实施远距离打击任务。武装无人机改变了现代战争的作战模式,引发了一系列国际法争议,破坏了当前大国间的战略平衡,也带来了武器扩散、军备竞赛以及人类伦理和道德问题。如何应对武装无人机带来的挑战与影响,已经成为大国制定和实施军事和政治战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8.
记者拒证权是指在司法活动中新闻记者拒绝作证提供消息来源的权利。保护的对象不涉及消息提供者而只针对记者。记者拒证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信息来源,而不是信息本身。拒证权是利益平衡的结果,是寻求案件真相向新闻自由作出的必要让步。拒证权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拒绝公开信息来源身份;(2)拒绝开示可能曝光提供者身份的信息内容;(3)拒绝接受询问;(4)拒绝接受搜查、扣押。恶意向新闻记者取证造成信息来源利益遭受生成性损害的,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中国在记者拒证权问题上应当采取渐进式立法。  相似文献   
969.
利益平衡与对外资间接征收的认定及补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上南北国家围绕直接征收补偿标准的重大争议,已为晚近对间接征收问题的讨论所取代.在间接征收的认定及补偿问题上,晚近的国际投资仲裁实践出现了偏袒外国投资者的倾向.为此,需要引入源于国内行政法的"比例原则",建立平衡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利益的国际法制.此等国际法制的构建也符合我国同时作为资本输入国与输出国的综合利益,同时,对日后我国建立有关间接征收的国内法律制度,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0.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开展药品再评价的法律依据,探讨制定我国《药品再评价管理办法》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并 就有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