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廉政瞭望》2013,(18):44-44
伴随社会的发展,如今好像传统的“集体主义”不见了。而倡导个人主体性的个人主义被严重歪曲了,占据主流的个人主义并非是道德、权利与责任,而是演变成一种极端的、唯我式的利己主义。甚至发展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然而,新集体主义却在悄然发芽,作为一种兼顾个人和集体、统合二者利益关系的集体主义新形式。  相似文献   
62.
日前,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他认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都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兴起了利己主义和物质主义热,具体表现为相当一部分人对公共世界的冷漠和政治参与热情的衰退,表现为对个人内心隐秘经验的变态迷恋及与之相随的公共人际交往的衰落。  相似文献   
64.
中国社会的道德危机,近年来的确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掌握更多资源、拥有更大社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或者社会精英群体对此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并非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相似文献   
65.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伦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和以爱为核心的伦理学基本思想,他用"上帝爱大家,大家爱上帝的戒律和规范,代替了尘世间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真实的爱的关系".费尔巴哈主张,唯有把人与人之间的爱的关系尊崇为上帝并使之神圣化,才是表达对人的重视.他从人的本质学说出发,认为利己主义是人永恒的本质,为了实现自己的利己主义就必须考虑到别人的利己主义,做到合理的节制自己和体现对别人的爱.费尔巴哈坚决反对封建贵族利用特权独享私利,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一个人如果只想实现自己的利己主义,那势必会遭到别人利己主义的反抗,以至于阻碍自己利己主义的实现,于是一个人在实现自己利己主义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别人的利己主义,做到合理的节制自己和对他人的爱,从而使别人也得到幸福.费尔巴哈这种利己主义并不是单个人的自我为中心,而是以整体的人类为内容的普遍利己主义,因此他的利己主义,就带上合理的成分,成为积极的利己主义和合乎人性的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66.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伦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和以爱为核心的伦理学基本思想,他用"上帝爱大家,大家爱上帝的戒律和规范,代替了尘世间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真实的爱的关系"。费尔巴哈主张,唯有把人与人之间的爱的关系尊崇为上帝并使之神圣化,才是表达对人的重视。他从人的本质学说出发,认为利己主义是人永恒的本质,为了实现自  相似文献   
6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督促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使清风正气得到弘扬。反腐败斗争,既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和维护党纪国法的法纪斗争,更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社会价值观较量。有人说,最可怕的腐败,是社会价值观的腐蚀堕落。如果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对腐败麻木、默许甚至羡慕,腐败必将成为一种常态,建设廉洁政治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因此,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68.
梅视 《政府法制》2014,(26):12-12
如今有一些人,从利己主义立场出发,面对邪恶势力及危害社会安全的现象不敢挺身而出,而是无动于衷或缩手缩脚。现今法律,无法将这些冷漠的旁观者绳之以法,人们只能在道义和良心上对他们进行谴责。但在唐代,这些冷漠的旁观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69.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不仅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而且处处闪烁着经济伦理思想的光辉。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但又强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斯密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和妄为;主张自由竞争,反对独占;指出劳动的重要性,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这些伦理思想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法与人性中的利己、利他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和法的主体 ,对人性的研究至关重要。人有利己和利他的双重本性 ,利他是有限的。这种本性和生产力一起决定了社会和法。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 ,人是内容、目的和主体 ,社会是形式、手段和客体。个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 ,个人的力量是最基本的、最积极的和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