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公民与法治》2014,(6):56-56
2007年10月19日,由隆尧县38户农民自发组织设立并筹资600万元成立的“河北省隆尧县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隆尧县工商局注册登记,标志着隆化县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由土地包产到户,自主经营发展到自发组织更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合作社,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2.
张海荣 《理论学刊》2006,1(8):103-106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的不断沉浮有着复杂的原因。其中,传统的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一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3.
吴洪森 《南风窗》2008,(2):94-94
从1978年开始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到今年整整30年了。30年来的经济改革,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利"。利字当头的改革,最初在农村推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使农民、国家和城市居民三方得利,可谓皆大欢喜。随着改革推向城市经济,三方得利、皆大欢喜的局面就难以再现,从价格双轨制、企业承包制开始,到了股份制改造、地产改革等等。改革有逐渐  相似文献   
104.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8,(13):40-41
这一个被称为又一次“包产到户”的历史事件,隐现出了贵州林农的命运转折,还可以看到绿色文明时代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先机凸显。  相似文献   
105.
小岗再出发     
30年前因私下“包产到户”而名震天下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如今却又有约四分之一的土地被再度集中起来——一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土地流转新实验,再次将“中国改革第一村”推上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06.
张世贤 《前进》2008,(12):30-31
1977年,原运城地委任命我为闻喜县委常委兼工作组组长,次年,省委任命我为闻喜县委书记,到1983年1月,我在闻喜工作五年多。  相似文献   
107.
黄兆儒 《党史纵览》2008,(12):31-32
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始于安徽.可是一直以来.人们只知道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和肥西县山南区的包产到户。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初.地处大别山下的霍山县.改革的涓涓山泉已汇成了奔腾春潮。  相似文献   
108.
改革初期,农村“包产到户”的再次兴起引起新闻舆论、理论学界和党政高层的激烈争论。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人民日报》对此争论展开多方位报道。梳理1978—1982年间的报道可将争论的焦点分为:包产到户是“前进”还是“倒退”、经济发达地区能不能搞包产到户包产到户是姓“资”还是姓“社”等。《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不仅体现出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等特征,也从侧面反映了包产到户在持续激烈的争论中打破重重障碍并最终得以正名的艰辛与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