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97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种种问题。慈善发展缺乏包容心态,媒体和大众不断考问捐助者的慈善动机和行为,捐助者强迫受助者签署"道德协议",慈善组织的经营运作饱受质疑。普通民众对慈善主体形成了刻板印象,普遍认为慈善是富人的事,是政府的事,与普通人无关。慈善参与存在从众心理。社会普通大众普遍存在仇富心理,对富人慈善带来了伤害。  相似文献   
72.
金晶 《江淮》2012,(6):10-11
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江淮大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安徽人。6800万江淮儿女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安徽精神。有容乃大。八百里皖江蕴涵着徽州人"上善若水"的宽厚包容。古人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千百年来,  相似文献   
73.
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  相似文献   
74.
慈善动机是慈善伦理构建的基础内容,是人们对于慈善的认知与观念。伴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慈善丑闻开始出现,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追根溯源是慈善动机出现了问题。当人们面临慈善争议时,出现了认知困境: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冲突、一元化与多元化的争辩、动机与效果的讨论。这些困境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慈善伦理观的指导下,通过提高个人慈善道德水平、加强社会慈善伦理教育,循序渐进地端正慈善动机,才能促进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5.
田申 《党课》2013,(10):78-80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曾看过一篇短篇小说,被小说中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深深打动。小说描述的是,在一艘外国货轮上,一位中国水手与一位外籍水手的故事。那中国水手身材敦实、性格沉稳,而那位外籍水手则性格外向、自负好强、容易冲动。  相似文献   
76.
名字     
马德 《乡音》2013,(9):48-48
以前有一部叫《兵临城下》的苏联电影,里边有一个英雄人物叫瓦西里。恰好,城里有个牲口贩子,姓黄,也叫西里,但长得猥琐,又贼眉鼠眼的,坏事干绝。大约,想沾英雄的光吧,逢人便热烈地念叨这部电影。后有聪明人识破了他的阴谋,说,人家是好汉,你呀,不是什么西里,是稀泥,你该叫和稀泥。这个名字果真就传开了,十里八乡,人们都这么喊他。此后,他再也不敢提《兵临城下》了,即使听到有人谈论这部片子,也躲得远远的,锐声咳嗽,或大口大口地抽烟。  相似文献   
77.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现代化浪潮逐渐席卷中国,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着现代化、城镇化的洗礼,乡村已不再传统、不再纯粹、不再乡土,而是一个大众的包括本土农民、外来居民、流动人的生活生存场域,各种思想、理念、行为、矛盾充斥其中。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下,墨守成规的政府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草根的封闭式村民自治也逐渐凸显出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经济、社会问题鞭长莫及,新农村的新治理模式呼之欲出。而发展政治包容,旨在农村构建一个包容性政治体制框架,增强政治体制的容纳力与适应力,协调各方权利、权利与利益,化解社会冲突与矛盾,维护乡村秩序,追求公平正义,使乡村治理走向包容性治理。  相似文献   
78.
近一个时期以来,新疆不时出现少数坏分子、宗教极端势力,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群众正常生活秩序,残杀群众、基层干部、爱国宗教人士的暴力恐晦案件,给新疆的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79.
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最基本的内容,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无从诚起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要创造一种包容、宽容、和谐的环境,让每个人都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序生活中感到心情舒畅,个人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利益冲突和各种事情的磨擦、碰撞,如果事事计较,  相似文献   
80.
张笑扬 《前沿》2011,(19):65-69
当后现代性多元利益诉求遭遇传统约束性的致思模式,往往导致世界观的现实裂变和道德断层。面临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化生产力提升与价值观危机的悖论困境,我们必须在和谐视阈下加强政党软实力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分配方式、发展和谐文化,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构,建设有序、包容、共享的和谐社会,努力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