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284篇
中国政治   15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1.
《江西政报》2014,(Z1):82-87
赣府发[2012]23号2012年6月4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会南昌是全省唯一的特大城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鼓励支持省会南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加快全省崛起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2.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红动井冈,激情飞扬。在这个充满喜悦、等待收获的季节,省直机关党校第41期中青二班47名学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奔赴井冈山、南昌追寻红色记忆、瞻仰革命圣地、聆听专家教诲、缅怀一代先烈、传承井冈精神。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势头迅猛,各种新兴媒体迅速成长成熟,传统媒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不少学者就预言报纸最终走向消亡。这种预测或许很遥远,笔者虽然十分不认同,但党报在激烈的竞争中优势不断弱化、经营压力大的现  相似文献   
114.
赵建邦 《刑警与科技》2014,(13):144-145
机场的工作人员及旅客繁杂、流动性强,因此人员的分级授权管理非常重要。门禁系统的建设为安全防范的第一道防线,肩负机场各出入口和中心控制区的人员控制和管理,对于机场的安全运营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5.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也是南昌八一起义80周年。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立了第一支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历经80年的风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成为了一支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防力量。  相似文献   
116.
中国公证协会五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于2008年4月23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由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王福家主持。江西省司法厅副厅长吴志坚在会上代表江西省司法厅致欢迎辞。会议听取了中国公证协会代表团参加国际公证联盟领导委员会会议并顺访智利的情况通报,  相似文献   
117.
朱德是一位中国现代史造就的世纪伟人,也是一位世界性的历史巨人。他的一生,温热了一段历史,也温暖了无数国人的情怀。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6周年之际,笔者试记述朱德巧妙借助自己与滇军的关系,力擎南昌起义大旗的历史片断,以表达对他的感佩和缅怀之情。要阐述和理清南昌起义中朱德与滇军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共为什么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对此,党史界给出的权威答案是:  相似文献   
118.
《党的建设》2012,(5):57-57
近日,江鼯省高级人民法院分别对江西省交通厅原厅长蒲曰新,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县委原书记汤成奇两案作出二审裁定,均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相似文献   
119.
85年前的南昌起义,是在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为挽救革命,向国民党打响的第一枪。这次起义像一声春雷,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严重挫败后,又在黑暗中看见了高高举起的火炬。南昌起义虽然大部分失败了,最后仅剩下我的爷爷朱总司令带领的800多人。但正是这800多人组成的最后火种,艰难奋战,最终成为我军的基础,战斗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0.
徐益吾,别名春生,小名春志,现年58岁,江西南昌人;1947年毕业于江苏江阴海军党校,分配在威海军舰工作,以后去台湾,1966年后失去联系。望知情者函告……摘自《中国建设》1982年第1期这是一则普通的台胞寻亲启示,像这样的启示,在我刊“寻亲访友”专栏及专刊上,曾发表过4万余则。通过这种方式圆了亲人团聚梦的人不计其数,编辑部先后收到的感谢信就有好几百封。广西柳州86岁老人王新斋收到儿子从台湾的来信后说:“过去我到处拜佛都不灵,还是这本杂志帮我找到了失散38年的儿子。”《今日中国》因此在读者中获得了“福音刊物”的美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