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廉政瞭望》2012,(18):58-59
贵州水城县营盘乡红德村,地势险要客车不能到达。短短的2公里路程,需要走上3个小时。2001年,红德村搭了铁索供村民出行。  相似文献   
12.
高升 《俄罗斯研究》2006,3(4):72-77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设想是与马克思思考当时俄国的实际历史相联系的,是为了使俄国革命与西欧革命相配合而提出的一种设想,并不是一种成熟的革命理论.历史证明这一设想也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后来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不是马克思跨越设想的实现,而只是在俄国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社会主义实践,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但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实践严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企图人为地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结果带来的却是历史的倒退和人民的灾难.  相似文献   
13.
"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从新时代的背景出发,对"卡夫丁峡谷"理论进行深入探究,而后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卡夫丁峡谷"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剖析,进而得出一定的启示,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刘小威 《学理论》2013,(19):31-32
马克思创立的东方社会理论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无数先人积累的思想资料为出发点的。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其晚年研究东方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指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上贫穷落后的国家不仅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大更强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说”对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不同诠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共和国前30年与后30年的发展分别以“社会危机”与“巨大成就”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体现出来。“五形态论”对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与直接“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特征的混淆,使得共和国前30年出现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危机,“一大二公”的高度计划的极端公有制模式也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桎梏。“三形态说”澄清了两种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混淆,正确回答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模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张鑫 《探索》2004,19(4):90-92
尽管国内学术界不少人认为马克思提出了经济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并视之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是其例.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马克思对这一命题虽有酝酿,但并未最终确定,同时即使在提到这一问题时也仅限于俄国,而俄国并不能代表东方.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使用这一并不确定的命题,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说成是马克思有关东方社会的理论是没有根据的,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不能成为这一并不确定的命题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20年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时国际学术界"晚年马克思"研究热的理论反映,基于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视,我国学术界对"跨越"设想开展了20年的研究,取得了丰项的研究成果.但是,在"跨越"设想的提出动因、历史地位等重要问题上,学术界仍然是见仁见智.因此,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有关研究,以减少分歧、达成共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勇 《理论月刊》2003,3(4):30-32
马克思对俄国公社问题的探索,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原著和历史重新解读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对人们头脑中长期存在的模糊认识予以澄清,同时指出马克思关于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开启了"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命题以及所提供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能否跨越问题认识的模糊状况,作者从提问方式入手,首先对问题本身涵意所指进行分析.文章认为,只有明确了问题所问,才能对它作出可信的回答.事实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在社会制度层面上讲的;其二是就生产力的发展来说的.在分别从历史的和实践的角度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一番分析和考察之后,作者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究竟能否跨越"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明了问题的最终回答应该由社会主义的实践来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