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树与风     
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采说已经所剩不多。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14,(9):58
正《斯诺登档案》作者:卢克·哈丁金城出版社出版定价:35.00元本书追踪了"斯诺登事件"的前因后果及详细过程,曝光了美英等国监控全球的种种内幕。它由最早采访和报道斯诺登的《卫报》精心策划,专人撰写,总编辑作序推荐,是全球首部解密这一事件的权威著作,读起来很像勒卡雷的谍报小说,又夹杂着些许卡夫卡的风格,像小说一样叙事,节奏明快。  相似文献   
14.
蒋新 《今日广西》2012,(12):50-50
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了百年,虽然在世界文学史上,如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卡夫卡等很多公认的文学大师都与诺奖无缘,诺奖并不代表最好,但中国作家总是有几分特别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的《审判》从多个层面凸现了作家对法哲学的思考。对于《审判》中的乡下人来说,法的精神是自由意志,“法”的问题是一个语言问题。《审判》塑造了不道德的执法者,揭示了法律机构和法律制度的道德缺陷。在《审判》中的K看来,与其用激烈反抗的方式去排斥不道德的法律,不如以一种“非暴力”的方式去“守法”更能讽刺这样一个荒唐的生存现状。《审判》揭示了法的隐蔽性造成的不公正和证据背后的法律悲剧。  相似文献   
16.
孙丽华 《各界》2013,(6):67-69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老舍曾这样评价过清代文人蒲松龄。他的一部《聊斋志异》,说赆鬼道人间,刺贪刺虐,在中国妇孺皆知,头至走出国门,对西方文学家如卡夫卡等人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而这位大师的人生,却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连自己的著作也无钱印行。种种痛处,只印证了一句古话:“穷愁著书。”  相似文献   
17.
书讯     
《理性的梦魇:弗兰茨·卡夫卡传》作者:恩斯特·帕维尔(美国)译者:陈琳定价:49.8元出版:2013年8月本书是于1937年出版的第一本关于法学院出身的文艺大师———弗兰茨·卡夫卡的人生传记。卡夫卡的好友马克斯·勃罗德两次拯救了卡夫卡的作品:第一次使其免遭付之一炬的命运,第二次又从人们的冷漠和遗忘中将其挽救。正是由于勃罗德的远见和胆识,才有了今天  相似文献   
18.
陈民 《金陵法律评论》2005,5(4):144-148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经历了两次死亡:在梦醒时分,他的人形肉体已经消亡,灵魂在他人的观照下寄存于甲虫体中;继而在被忘记、被抛弃的状态下彻底死亡.死亡是主人公被迫、也是主动的选择.卡夫卡在小说中表现出自我在不断与社会、与他人和解的企图中加剧对生的恐惧.格里高尔消灭自己的意愿和行动被理解为具有耶稣救赎精神,然而他的精神并未得到认同,甚至连他的尸体都未得到起码的尊重.上帝死了,英雄死了,人也死了.卡夫卡在这一层面上表现出的现代人的孤独、绝望和恐惧以及异化的状态,恐怕是无人企及的.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对法律的"态度"多为"应付"和"利用",此种实用主义乃源于现代性法律所固有的"机器"特性。而在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包括法律人在内的普通人所秉持的这种对法律的态度,业已成为事关法治成效的重大问题。所谓"普通人的‘旁观式'法律态度"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理论上,都难以成立。在法律、文学与历史的交叉视界中,K和卡夫卡的法律态度都比想象的要复杂,而这诸多深层疑难,都需要一种迈向"普通人"的法律理论进行整体回应。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法政思想类图书策划编辑,我早就听说过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笔下的《布拉格精神》这篇文章.也许布拉格的建筑以及这座欧洲中心城市所诞生的如卡夫卡、米兰·昆德拉、斯美塔那等众多文化巨擘强烈地吸引了我,也许捷克这个国家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布拉格之春、天鹅绒革命这些重大历史时期和事件吸引了远在东方的我,我一直希望了解作为捷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布拉格的文化人是如何思考他们所处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