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131篇
中国共产党   142篇
中国政治   219篇
政治理论   97篇
综合类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外交评论》2015,(5):139-156
哥本哈根学派和阿伯里斯特维斯学派提出安全是由语言建构的,引发了批判安全研究的语言转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安全并非总是由特殊时刻特殊人物的特殊言语行为建构的,理解安全建构的过程还需要超越语言研究框架。巴黎学派借鉴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后冷战时代尤其是后9·11时代下的欧洲安全实践进行反思,认为安全是‘不安’管理专家造就的。不安管理专家从自身的惯习和位置出发,在场域信念的影响下进行安全实践并形成安全场域,由此建构安全的内涵。安全实践通过形成筛选监视机制对全社会进行不安治理,不仅造成安全与自由两大社会目标之间的失衡,也没有带来真正的安全。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对于法治状态进行定量评价的法治评估实践。伴随着法治评估的方兴未艾,中国法治评估的发展也面临着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转型。当前学界对于法治评估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规范法治观,是一种理念上的建构和抽象的思辨,在思维方向上坚持形式法治观与实质法治观的二元分析框架。规范法治观始终困囿于法治应该是什么这一本体式的循环追问,影响了法治评估客观性难题的破解和创新。实践法治观的提出,能够避免理论上的独断与徘徊,着眼于法治的实际运行和存在形式,在保证法治评估的开放理论空间基础上,实现法治评估的未来转型即本土化建构道路。  相似文献   
93.
中国的非传统安全研究已成一门“显学”,且对相关研究、安全现实与安全政策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国40年(1978-2017年)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整体上历经了酝酿与显现、阐释与呼吁、反思与深化、建构与拓展的过程;研究内容丰富且不断出新,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类型;与国家决策的关系呈现“被忽视——边缘性——中心圈”的发展轨迹;研究驱动包括学理驱动、技术驱动、事件驱动、政策驱动和环境驱动;形成了涵盖组织机构、学生培养、知识传播、政策咨询和学术网络的制度化研究态势。在学术上具备了学派与学科的自觉,推动了安全思想的“范式转型”与“安全文明”的重塑,在政策上牵引着安全治理实践更加综合化与国际化。然而,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体系还未形成,专业性、科学性、国际性不足,未来非传统安全研究需要在全球安全的研究格局、元问题与分析框架、理论体系与学派自觉、方法论与量化研究、议题深究与国际对话上有新的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94.
历史主义、微观主义、结构主义和民族主义并不能对亚洲悖论产生的根源做出合理解释。东亚国家的整体关联性在于均处于国家现代化进程之中。它们在追求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在不经意间成为亚洲悖论的深层根源。一方面,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就成为东亚国家最为显著的特征,由此造就地区国家间日益紧密的经济、贸易、金融和技术合作,甚至高度的经济相互依赖。另一方面,东亚国家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与发展之后所出现的问题,虽然以国内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又不可避免地以集体诉求和集体心理的形式反映到国家对外政策层面,导致国家间政治与安全合作严重滞后。但是,即便东亚国家完成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亚洲悖论就不存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视角只能解释亚洲悖论的源起,并不能预测亚洲悖论的消失。  相似文献   
95.
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中最重大的理论问题,历史分期不仅是对历史时间的切割,也是对自我说明的主导单位的明确界定与完整阐述,同时兼顾互动方式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英国学派为国际关系史分期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概念与理论。从部落、帝国到主权国家这种主导单位的演进构成了国际关系史分期的第一层次,主导单位的变动不仅是权力边界的调整,也是互动能力变化的结果。源于欧洲的国际社会的扩展构成了国际关系史分期的第二层次。只有将两个层次的分期结合起来才能提供一种相对完整的国际关系的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96.
林民旺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3,(5):125-137,159,160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大讨论缺乏科学哲学的指引,陷入观点之争,形不成共识。诸多观点差异的根本分歧在于国际关系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自然主义者坚持社会世界的科学研究和社会理论的普遍性。反自然主义者则坚持社会世界的人文研究和社会理论的特殊性。在创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争论中,自然主义者反对国际关系理论特殊性(如中国学派)的提法,反自然主义者则反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作者认为寻求一种既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包含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可能的。原因在于,理论产生包含理论建构和理论证明两个过程,理论证明遵循普遍性逻辑,理论建构遵循特殊性逻辑。理论普遍性体现在它遵循共同的证明逻辑,特殊性则体现在理论假说的创造上。由于理论假说提出是创造性过程,使得中国要素的渗入成为可能。中国人对问题的思考,必然带上中国文化与思维方式的烙印,由此提出理论假说,经由验证而成为理论学说,最终将刻上中国印记。基于此,创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7.
国际立法的科学性问题一直受到较少的关注。在国际社会呈现结构性变迁的时期,这一问题对于构建国际新秩序意义重大。在国际立法科学性问题上,国际法学说提供了认识方法。不同的学说不仅反映了认识国际法的不同进路,而且包含了改造和发展国际法的若干方法。无论是自然法学派从历史资料、宗教教义中归纳国际法,还是实在法学派从国家意志和同意中演绎国际法,或是后来的批判法学派、法经济学派从质疑出发解构、优化国际法,都是对国际法规范认定科学化、立法科学化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8.
文化研究思潮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传入中国,迄今已近20年、在这20年时间里,学界对于这股思潮的翻泽、介绍和研究层出不穷,相关论文和著作也屡见发表出版.然而,对文化研究在理论层面更深入,更系统,更详细地探讨却是近年才开始兴起的.杨东篱博士的《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通过对文化研究重要源头伯明翰学派文化理论的梳理,探讨与反思了文化研究在学理层面的核心问题,细致地描绘了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图景,厘清了其复杂的文化观念,揭示了伯明翰学派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深刻的内在关联,并对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给出了立体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
英国学派的安全思想经历了四代学者的继承与发展.它重视安全的价值取向研究,强调规则、制度对于安全维持的作用,注意对现实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整体而言,它与英国学派的核心思想--国际社会思想一脉相承,沿着理性主义道路前行,吸收了现实主义与革命主义的合理机理,是三者相互结合的产物.它一方面以独特的研究方式和分析视角丰富了国际安全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某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0.
张云 《东南亚纵横》2011,(11):71-74
冷战结束后,区域化"国际社会"的全球发展趋势明显,用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很难诠释和驾驭,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在更广阔的时空观中来观察和分析国际关系的区域化进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东盟则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