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2月5日到8日,由浙江省国际良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浙江省历史学会和浙江省越国研究会协办的2008年良渚文化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召开。来自上海、浙江、江苏、江西、河南、四川和海外的4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去年以来良渚文化考古的新发现和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2.
<正>在中国历史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党史研究是一个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学科。同相邻诸学科相比,它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殊的学科规律,从而显示出与时俱进的学术品格。然而,作为中国历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史研究必然同其他学科一样,  相似文献   
23.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范式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新史学”发展的困境遭遇大革命失败的现实背景后,选择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建构新历史学范式的理论工具就成为历史必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封建”概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泛理解与普遍运用,从学术有效性和历史合理性两个层面,纾解了暗流涌动的中国历史学危机。以1929年为起点,中国封建主义话语开始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与热点问题,中国历史学范式的转换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4.
本刊在2008年第一期曾刊发了名为《“良渚古城”八大悬疑》的文章,对媒体热炒的良渚新发现提出质疑。文章一经发表,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深度的学术争论。不少读者纷纷来电来信表达自己的看法。日前,从事历史学研究多年的资深学者,良渚课题权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林华东研究员专门为本刊撰文,详细阐述了他对“良渚古城”的看法和对“古城”真实身份的见解。  相似文献   
25.
近期,在鹤壁淇县出席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分会成立大会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高凯被问到了殷人东渡美洲论的问题。他表示支持这种学说,并提出了一些新证据。  相似文献   
26.
高校历史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洋 《学理论》2009,(17):217-218
我国高校历史学本科教学中遇到了实用主义的困扰,产生了诸如“历史学有什么用”、“历史学专业如何就业”等问题。正视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高校历史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各学科无所谓优劣,专业冷热是相对的、变动的,教育管理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理性看待各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历史学是人类反思过去的一种特殊的知识与思想活动,其最本质的功能在于"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构成了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而其中重要人物因其思  相似文献   
28.
本期导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创新与发展(胡钧)社会生产关系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不应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概念取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生产关系概念。创新与发展的实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现实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柯亨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学说解读的"政治哲学转向  相似文献   
29.
如此国际     
上个星期,我参加了一个历史学的小型学术会议。会议从早上9点开始,当我赶到那个三星级酒店时,时间还是8点半。会议的服务小姐站在门口,给入场的嘉宾解释吃住的安排。当我落座的时候200人的会场已经坐了十之七八了。还有10分钟9点,会议却还不见开始的样子,本来安静的会场开始越来越喧哗。只见主  相似文献   
30.
陈华文 《检察风云》2013,(16):82-83
梁思成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终其一生都在为研究、保护传统建筑而努力。作为民族主义者,他在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中,始终强调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试图建立与西方相抗衡的中国建筑话语体系,然而世事变迁,他的建筑之梦醒来后却是无限的遗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