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5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9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在理论界围绕着翻供是否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也一直存有争论。有学者认为翻供问题从本质上讲属于被告人所当然具有的诉讼权利,有人则认为翻供问题属于司法人员素质不高所造成的问题,并不是刑事诉讼本身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笔者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翻供所产生的由来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翻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2.
要想突破口供是证据之王的传统法律思维,在我国建立起审查口供的原则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大胆地构建了在刑事诉讼中审查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据价值的法律真实性原则:解释了法律真实性原则的内涵,分析了客观真实论的弊端,确立了排除合理怀疑的口供采信标准,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确立法律真实性原则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83.
王娟 《前沿》2006,(6):112-114
我国被告人的供述笔录是指在侦查、审查起诉等整个预审阶段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而获得的有关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犯罪情节的口供,并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庭审之用),是俗称“口供”的实质内容。刑讯逼供是历史上收集口供证据的最大特点。对于将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作为采纳这一证据的标准作出解答的关键,在于重新以“诉讼”而非“行政治罪”的角度来看待刑事诉讼,从而真正在刑事诉讼制度中实现“诉讼形态的回归”。只有这样,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围绕着被告人供述的可采性所进行的法庭审理活动也才具有公平游戏可言。  相似文献   
284.
我国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白的法律规定与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与不尽合理之处,在分析、研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制度极有必要。我国立法中应增加自白与自认的概念,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对强迫自证其罪权,并应完善保障措施,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设置辩诉协商程序与认罪程序。  相似文献   
285.
在审讯活动中,审讯的主体通过审讯的敏感话题刺激审讯的客体,必然会引起审讯客体激烈的心理活动,而这种心理活动通过供述或辩解及非语言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作为审讯人员注意观察审讯客体在审讯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非语言行为,提高感觉能力,及时分析其心理活动,对于辨明口供真假、甄别无辜,有效地驾驭审讯局面,推进审讯进程,降低侦查成本,完成审讯目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6.
奚玮  田圣斌  余韵 《理论月刊》2005,(12):116-118
口供的价值不容否认,但口供的价值是有限的,即使共犯口供也是如此。对于口供既不能轻视,也不能轻信。我国应当确立不受强迫自证其罪、非法口供排除、补强证据、先调查其他证据后调查自白等证据规则,以保障口供在处理案件中应有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87.
崔敏 《公安学刊》2003,(2):24-29
针对“刑讯逼供利大弊小”、“刑讯逼供是成功经验,不能完全否定”等糊涂观念,论述了为什么必须遏制刑讯逼供。刑讯逼供之所以屡禁不止,概由于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犯罪:它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实施的犯罪;执法犯法的问题再由执法机关自己去查处,往往很难下得了手;刑讯逼供又是一种几乎无法证明的犯罪,具有自我保护和逃避惩罚的本能,这就使得对刑讯逼供的查禁非常困难。要遏制刑讯逼供,应对症下药,从观念转变、司法改革等根本方面入手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88.
孙瑜 《政法学刊》2005,22(2):13-15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被告人口供的规定过于抽象,操作性差,缺乏完备的证据规则,难以保障口供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有关证据能力方面的任意性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及有关证明力方面的补强规则,完善我国被告人口供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289.
290.
非法证据是侦查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或方法而获得的证据。它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是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对非法证据的效力在理论与实践中比较混乱的状态,本文参考国外的有关规定和对非法证据取舍的价值选择的评述,探讨如何确立并完善我国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