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时代风采》2013,(18):F0002-F0002
古巴国务委员、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代表、古巴工人中央工会副主席卡门·洛佩兹为团长的古巴工人中央工会代表团一行11人,于2013年8月15日至18日访问云南。  相似文献   
22.
请不要介意     
王凯 《政府法制》2014,(17):50-50
徐贻聪曾是中国驻古巴大使.与古巴前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有过许多次交往和会谈。 1993年10月25日,卡斯特罗第一次接见徐贻聪。会谈中,徐贻聪顺着卡斯特罗的提问,简要回顾了有关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从建党、井冈山、长征、延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等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23.
陈华  潘浪 《八桂侨刊》2011,(3):53-57
一批从1952至1975年古巴广东台山籍华侨黄宝世寄给家中的书信得以保存下来,这些书信,反映了以黄宝世为代表的当代古巴华侨的家庭观、国家观与文化观。通过对该文献的梳理与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当代古巴华侨的现实生活与思想状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4.
半个世纪前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危机中被研究得最广泛的一次危机。至今,历史学家、国际关系学者及危机管理研究者仍在研究它。过去,西方学者包括美国学者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时,常常以前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核导弹为研究起点,认为是因前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导致了这次危机。但根据过去20多年来解密披露的档案与回忆资料以及新的研究成果,现在重新检视评价这次危机,不难发现肯尼迪政府本身对这次危机的爆发负有重大责任。这次事件给出的历史启示是:核危机是难以管理的,因为在危机中任何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与误判,都会导致危机升级失控,最后产生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首脑与政治家,必须严防核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25.
《党课》2012,(24):17-17
古巴外交部目前发表声明,宣布废除古巴公民出境许可制度,新法令将从2013年1月14日起正式生效。半个世纪以来,古巴实行严格的出国旅行限制制度,即公民在获得外国签证的前提下必须到内政部办理手续繁琐的“白色出境许可”方能获准出国旅行、探亲或留学等  相似文献   
26.
吴告 《侨园》2011,(4):21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炎黄子孙,勤劳勇敢,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无数丰功伟绩。至今屹立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古巴、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纪念碑,便是海外华人丰功伟绩的历史见证,也是炎黄子孙与各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美国内华达州在纪念建州100周年的时候,在维吉尼亚市建立了一座华工纪念碑。碑上刻着:"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原来,早在一百多年前,巴拿马运河尚未开凿,美国东西部交通很不便利,于是修建了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其中最艰巨的一段工程,主要由华人劳工完成。这座"华工纪念碑"就是为纪念筑路华工的功绩而建立的。加拿大多伦多市士多巴丹拿大道的公园入口处,有一座高11米的铁路华工纪念碑。碑上镌刻:"1880年至1885年,1.7万名中国广东省的劳工,来到加拿大西部,参加穿越洛矶山危险地段的修建……筑路过程中有4000多人丧失了生命,另有数千人在完工后漂泊异乡无法回国……特立此碑以纪念。"此碑是加拿大政府于1989年建立的。  相似文献   
27.
米莉安的父亲是国营企业的副总经理,全家月收入800古巴比索(约240元人民币)。这在古巴已算高收入,即便卡斯特罗,月薪也只相当于人民币300元。房子是国家分配的,电冰箱、电视机、电风扇都是。而国家配发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个绿纸皮的小本子。每个月头几天,米莉安和妈妈就拿着这个小本子到“国营供应点”,只要有物资到货,她们就以国家统一规定的价钱购买。  相似文献   
28.
翟高 《廉政瞭望》2008,(3):62-62
因健康问题,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今年2月1913宣布,他“不寻求也不接受”再次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革命武装部队总司令两项职务。这意味着这位领导古巴革命和建设事业将近半个世纪的风云人物行将告别政坛。  相似文献   
29.
冷战后古巴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成效对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古巴实行改革开放迄今已有10年,其背景和进程怎样,如何加以评价,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打算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和平年代的特殊时期”第一阶段(1990.10—1993.6):危机和对策 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新政权于1961年4月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到1989年的30年中,古巴在政治上取得了民族独立,社会上实现了平等  相似文献   
30.
蔺陆洲 《法制与社会》2011,(15):292-293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对抗中的一次极限。危机前,苏联国内的政治斗争在苏联最高决策层内产生了赫鲁晓夫、官僚权势集团和军队这三方力量。三方在国内的政治目的不同,但在维护苏联的大国利益上是一致的。向古巴部署导弹是赫鲁晓夫、中央主席团、中央书记处和军队集体领导的决策,是苏联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在危机过程中,苏军实力不足的情况对局势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使得苏联高层中的强硬派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持,也使得赫鲁晓夫转而谋求妥协。本文从苏联国内政治斗争的角度对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的决策提出一些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