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388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1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蒋太珂 《法学杂志》2016,(1):130-140
我国司法实践宽泛地理解伤害故意以及致人死亡的过失从而导致被害人特殊体质案件有罪率过高.为了有效地避免定罪率过高,应该直接从客观不法的角度限制犯罪的成立范围.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只是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诱因”,只有行为人能具体预见到被害人特殊体质,才能将死亡结果归责于行为人的行为;如果行为人的行为直接造成“死因”,即使行为人不能预见到被害人的特殊体质也应将死亡结果归责于行为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22.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报道,过去20年里,中国从一支区域性军事力量迅速上升为一支全球性军事力量。尽管中美之间爆发真枪实弹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利益相互矛盾或彼此展开竞争的程度,意味着战争的可能性不能完全被排除。有鉴于此,笔者列出美国最害怕的5种中国武器。"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对美国驻亚太地区部队最具威胁性的是"东风"一21D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被人冠以"航母杀手"之称,它是中程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23.
刘昕 《人民论坛》2012,(7):34-36
哪些因素有可能会阻碍"空降干部"取得成功呢?哪些措施又有助于提高这些"空降干部"的成功可能性呢?在这方面,企业在使用"空降兵"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表面上看,中央"空降"干部的做法其实更像是在大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管理实践:即从公司总部的领导团队或管理团  相似文献   
24.
25.
26.
"亲亲得相首匿"作为一种反映家庭伦理的规定,自汉朝以来被纳入法律后,为以后的古代立法者所偏好,却被先进刑法所抛弃。近亲属的容隐行为能否作为免除处罚的事由?亲权能否作为一种特权,在对犯罪分子的窝藏、包庇行为予以豁免?这将是本文所讨论的中心。  相似文献   
27.
于欢案引发的争议为区分不法与有责提供了新契机:不法是依据法律的行为规范进行的评判,必须受罪刑法定原则之明确性的约束,违法阻却事由是法律激励的行为,不应当承认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有责是根据法律的裁判规范进行的评价,必须受罪刑法定原则之价值性的约束,责任阻却事由是法律宽恕的行为,可以承认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于欢的行为并非法律激励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但于欢在遭受辱母等侵害时实施过当防卫,并不具有期待可能性,具有责任阻却事由,应当宣告无罪。  相似文献   
28.
郝丽佳 《法制与社会》2013,(30):263+274-263,274
本文通过对当今国情下特赦制度实施的可能性和阻力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目前是否存在重构特赦制度的可能,从而对我国特赦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9.
刘迪 《新民周刊》2012,(37):22-22
钓鱼岛之争绝非仅是领土之争,而更为根本的是,它可能成为一座围堵中国的前哨堡垒。此次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中方被迫做出强烈反应。据说,在"买岛"之前,中日双方外交人员曾在各种层面多次接触,中国多次反复劝阻其"买卖"行为。本来,外交就是妥协,围绕这个问题,中日双方还有很多可能性,但是,野田为表示其"决断"能力,对有争议...  相似文献   
30.
有关行政机关履职评价的既有理论和制度,聚焦于对作为义务和结果回避可能性的考察,而未真正涉及对行政机关作为可能性的讨论。相关理论假定,立法已经解决了行政职责和行政能力的匹配问题,或相关权责安排已通过民主立法程序得到正当化。但是,我国立法机关对行政资源的配置并不享有实质上的决定权,目标与能力不匹配的行政任务在我国法律中大量存在。要准确评价行政机关的履职状况,在考察作为义务、结果回避可能性之外,还需将分散在机构编制管理、预算、规划等体系中的行政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拼组”,综合考虑行政资源的可及性、充足性及其与行政任务的匹配度,确定对行政机关作为可能性的合理预期。在不(完全)具备作为可能性的情况下,应结合行政机关是否采取了替代性履职方案、是否积极调剂其他行政资源、是否合理调节了公众预期等因素,最终评价其履职情况并确定其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