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388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1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检视受贿案中的被告人翻供问题客观地讲,翻供是一个中性词,它是相对于原供而言的,是对原供的推翻。因此,其逻辑可能性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先的供述为真,后来的供述为假;或者原先的供述为假,后来的供述为真;又或者前后的供述均为假。翻供作为跌宕起伏的诉讼抗争中的一个插曲在受贿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2.
对比中日遗弃罪的规定,探求在我国现有刑法语境下如何规制"见危不救"现象,并分析和检视见危不救入罪路径的可能性。借鉴日本立法模式,需要解决义务来源和遗弃罪内涵重构问题。针对见危不救入罪路径可能性,提出见危不救成立,需满足危险状态具有现实的侵害性与紧迫性、危险状态的解除对行为人具有排他性的依赖关系、行为人须有能力实施救助行为且不损害自己的较大利益、行为人不履行救助义务发生了严重后果;并检视见危不救入罪路径可能性,提出见危不救入刑违反刑法的谦抑性、见危不救不具有法益侵害性、相关立法例不能说明见危不救入刑的必要性、既存困惑影响见危不救入刑等观点。  相似文献   
83.
日前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劳动争议的案件中 ,首次将电子邮件打印件作为定案的有效证据。此种操作 ,在全国司法审判中尚属首例。该案的案情及争议的核心问题所引申出的证据法上的命题为 :在当前我国的法律框架下 ,电子邮件可否作为诉讼证据 ?此外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还从另一起真实案例中抽象出“违约金与损害赔偿是否可以同时适用”的讨论模型。本刊特发表该院法官的二组讨论文章 ,以期待学术界能够举一反三 ,推动我国法官理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4.
责任主义的刑罚观认为责任的轻重决定刑罚的程度和份量,责任的轻重取决于违法性的程度和有责性的大小.行为的客观危害只有在能够归属于行为人的主体可谴责性范围内时才能影响到刑罚的裁量.数额犯罪中的犯罪数额情节必须在能够全部融入对行为主体的非难时才能成为法官裁量刑罚的依据,行为人主观上对犯罪数额的认识偏差和意志因素内自我不可控制部分由于并不能自动表明行为人对社会规范的蔑视态度,因而在刑罚裁量时应当作为酌定情节予以从轻考虑.  相似文献   
85.
引言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阿拉贡称昆德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 为什么一个东欧小国移民到法国的作家能在百花齐放文学世界中获得如此青睐与成功?其独特之处莫过于小说作品形式和思想方面创新:一方面,独树一帜作品形式让人拍案叫绝.突破传统,绕过叙事窠臼,另辟蹊径,以冷静和睿智思想为作品打造血肉.以"复调"为主要特色的创作手法,为新颖的"道路小说"创作竖起了旗帜,引起文坛的某种倾向,使其小说带有浓重的前卫色彩;另一方面,昆德拉认为思想是他探索存在和揭露存在的必经之路.将哲学思考与小说结合是他的雄心.他对现实强烈关注与对存在理念不懈追求,展现给现代社会一个思想家的远扩眼光和艺术干预生活的先锋意识,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而又为其深刻而震撼.本文将就昆德拉对小说艺术存在的可能性的挖掘,即作品的形式特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介绍.  相似文献   
86.
借用刑法学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分析出租车罢运事件发生的期待不可能性根源.因此公安机关在处理类似事件的行政执法活动中不可简单粗暴,而应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中的人道原则、谦抑原则、情法交融精神规范执法行为,确立人权保障思想,体现人道主义关怀,确立比例原则,追求执法入情入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87.
黄慧苑 《法制与社会》2010,(31):116-116,120
我国现今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法律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出现了摩擦与不协调。由于当前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当发生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法律不能过分地期待行为人牺牲自己较大的利益而遵守法律。因为这种期待与人情、人性相悖,不仅达不到刑法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令人们对刑法的精神产生怀疑,最终会损害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期待可能性能在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中取得平衡,防止国家刑罚权的滥用,对人类普遍脆弱的人性给予了尊重和同情,协调人情与法律之间紧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随着北主主要河流进入主汛期,水利专家们越来越忧心一个可怕的水文规律:久旱之地必有大涝。目前,黄河已隔28年,松花江已隔12年,辽河已隔23年,海河甚至46年已没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在近年来异常天气频发的情况下,不排除北方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9.
现代国家都在尝试将民主理念及制度安排植入行政过程。由于我国政治发展变迁、社会变迁及技术变革,我国民主行政兴起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把可能性转变为现实,需要做出制度安排。这包括三方面,一是推动公共行政组织变革,二是建立参与型的公共行政决策体制,三是实现公共行政程序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90.
一、引言为依法严肃处理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8日发布了《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在明确行为人明知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的同时,强调指出,一般情况下,醉酒驾车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